當前位置: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考察河南省南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和保護工作
發布時間:2010-01-12 16:15 來源: 編輯:kuaner
信息來源: 2010-01-12
  10月24日至25日, 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在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黃東升等的陪同下,對南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和保護工作進行了考察和指導。

  考察期間,周和平一行認真察看了南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成果匯編,與參與普查的同志進行了座談,並觀看了南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匯報演出。周和平對南陽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普查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周和平等還參加了“中醫中藥中國行”河南省南陽站活動啟動儀式暨中國﹒南陽第八屆醫藥科技文化節開幕式。在開幕式上,周和平作了重要講話,介紹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和中醫藥項目的保護情況,並對下一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特別是中醫藥文化的保護工作作出了明確指示。他指出,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其中包括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的杰出創造力,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和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傳統中醫藥不僅滋養了中華民族,而且成為各族人民群眾繁衍昌盛的重要保障。繼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對於培育民族精神,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周和平表示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孕育了四大懷藥種植與炮制技藝等中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陽市是醫聖張仲景的故鄉,中醫藥文化有著悠久歷史,中醫藥資源十分豐富。這次“中醫中藥中國行”河南省南陽站活動啟動儀式暨中國﹒南陽第八屆醫藥科技文化節的舉辦,對於展示河南省及南陽市的中醫藥文化,促進當地中醫藥文化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當前我國迎來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醫藥保護也面臨著良好的機遇。希望全社會都來關心和支持中醫藥保護事業,不僅要努力推動中醫藥的運用和發展,而且要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為進一步加強中醫藥文化保護和發揚光大,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覺,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