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第二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頒獎儀式舉行
發布時間:2013-06-06 17:38 來源:國家圖書館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國家圖書館 2013-06-06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第二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頒獎儀式”於2013年6月6日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隆重舉行。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馬文輝、蔣明清,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茜,副院長呂品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有關專家、各省、市、自治區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代表、有關媒體代表與獲獎傳承人共150余人出席了頒獎儀式。頒獎儀式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新風主持。
“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 (以下簡稱“薪傳獎”)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是我國首個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工作機構設立的國家級專業獎項。“薪傳獎”旨在表彰為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做出杰出貢獻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推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薪傳獎”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出杰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60名。
2012年6月6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已為60位做出杰出貢獻的傳承人頒發了首屆“薪傳獎”。一年來,“薪傳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各位獲獎傳承人在備受鼓舞的同時,社會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各級傳承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激發。“薪傳獎”的設立,對營造全社會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尊重傳承人的良好氛圍起到了明顯而積極的作用。第二屆“薪傳獎”繼續秉持公平、公正、嚴格、規范的原則,面向我國內地和港、澳、台地區,通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薦、專家提名或傳承人自薦構成候選人,最後經專家評審選出60位杰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獲得第二屆“薪傳獎”。
王文章院長在頒獎儀式上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並對各位獲獎傳承人表示熱烈祝賀。

王文章院長、馬文輝司長、徐建兵副董事長共同為獲獎傳承人頒發獎杯和獲獎證書。文化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楊倩 攝

 

  在頒獎儀式上,王文章院長、馬文輝司長、徐建兵副董事長共同為獲獎傳承人頒發獎杯和獲獎證書。第二屆“薪傳獎”獲獎者袁淑梅、黃雲鵬代表獲獎傳承人在頒獎儀式上發表獲獎感言,表示要認真履行傳承人的責任與義務,立足自身,扎根傳統,放眼未來,既要繼承好前輩的優秀成果,搜集、整理、保存好相關資料,更要用更好的、更有效的形式,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全心全意做好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技藝的傳承、保護工作。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大學祁慶富教授代表專家發言。他說,“薪火傳無盡,春從臘底生。”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工作走過了應載史冊的不平凡的十年。十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以空前的浪潮,向全社會傳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正能量。這是堅持可持續發展、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實現中國夢的不可或缺的寶貴精神支柱。各位傳承人求真務實、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貢獻,體現了寶貴的“薪傳精神”,應當在全社會發揚光大,這是因為,“薪傳”不僅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義務,也應該是所有有志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人士的共同追求。

領導與獲獎傳承人合影 文化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楊倩 攝

  “薪傳獎”的設立,對全面貫徹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原則起到了積極作用﹔對逐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社會激勵機制,探索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規律的保護方式,激發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的內在動力具有重要意義。相信隨著“薪傳獎”的繼續舉辦,它所產生的影響必將越來越大,對廣大傳承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對文化事業的推進,也將發生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