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文化部調研組到三都縣調研民族文化
發布時間:2014-02-08 10:16 來源:國家數字文化網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國家數字文化網 2014-02-08

    近日,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馬盛德率調研組到三都水族自治縣考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其生產性保護情況。   
    調研組先後來到三都縣水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中心,國家級馬尾繡傳承人韋桃花、宋水仙家庭作坊,參觀水族工藝馬尾繡生產性保護以及水書習俗等民族文化的情況。   
    近年來,三都縣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非物質文虎遺產名錄體系,目前,有“水書習俗”“水書馬尾繡”和“水族端節”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項,省級13項、州級14項、縣級47項;有非物質文化國家級傳承人2名、省級2名、州級12名、縣級163名。水族馬尾繡是水族婦女世代相傳的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手工藝術品,被人們稱為“刺繡中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合理開發利用馬尾繡這個優秀的民族文化項目,使其得以“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保護”,三都縣委、縣政府出台多項政策鼓勵開發馬尾繡,著力加大了對水族馬尾繡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同時以“公司+基地(協會)+制作能手”的方式來打造和生產銷售馬尾繡。   
    調研組對水族馬尾繡進行參觀了解後,對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稱贊不已,並指出,馬尾繡的發展與傳承受到很多條件限制,傳承人較少,需要加強對馬尾繡技藝的培訓工作。同時要求宋水仙等馬尾繡傳承人要努力對一些老舊和高難度的技藝進行研究,把更多精湛的技藝傳承給人們,促進水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發展壯大,向世人展示更多水族文化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