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古老非遺,漸成扶貧生力軍
發布時間:2018-11-23 15:4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2018-11-23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文化和旅游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重要論述精神,深入分析文化和旅游領域扶貧工作的獨特優勢,積極推動文化和旅游扶貧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部黨組要求,緊扣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結合傳統工藝振興工作,努力探索和實踐“非遺+扶貧”工作。近日,《人民日報》刊發報道,介紹了部分地區“非遺+扶貧”的典型案例,現摘編如下。 

古老非遺,漸成扶貧生力軍

    一技之長得以“變現” 

    苗族刺繡技藝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李伊園近兩年更忙了,柳州市扶持她建立了苗繡苗錦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按照“公司+基地+民間手藝人”的運營模式,她將貧困戶聚集起來在基地培訓刺繡、蠟染,再一起開發苗服、發展訂單、拓展市場,2017年銷售額就突破了300萬元。當地許多建檔立卡貧困戶都通過參加基地培訓得以“一技傍身”,成功脫貧,提振了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我國廣大貧困地區擁有著相對豐富、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無疑是廣大群眾脫貧攻堅的重要資源,而非遺扶貧的關鍵,就是做好“資源變資產”的文章。從2015年開始,柳州市非遺保護傳承中心每月都會推出公益培訓“非遺學堂”,邀請代表性傳承人、民俗文化學者圍繞當地特色非遺項目開展授課、講解、展示、互動和體驗活動,深受群眾歡迎。近兩年,“非遺學堂”還專門在三江侗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等貧困地區設立了分學堂,確保對貧困群眾的培訓更加系統化和常態化。 

  “目前,‘非遺學堂’在三江累計培訓學員近300名。三江同樂鄉年均銷售侗族刺繡產品已愈2萬件,年均產值500萬元以上,帶動農民增收200多萬元,其中88戶貧困戶352人增收50余萬元。”柳州市非遺保護傳承中心主任林園介紹到。 

  有了好手藝的貧困群眾,逐步實現了“守著娃、繡著花、養著家”的願望。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駐山西忻州(靜樂)傳統工藝工作站聯合當地婦聯,推廣“企業+貧困婦女”模式,當地多家企業組織貧困婦女參與手工產品設計、制作和包裝,企業接受訂單後將任務分配,婦女姐妹們將訂單任務領回家,閑暇時間即可完成產品。繁峙縣晉繡坊的刺繡作品在恭王府展覽期間,現場洽談簽約價值9.6萬元的訂單。通過企業引領帶動,380余名貧困婦女居家就業,人均月增收1500余元。 

  搭建平台打通“梗阻” 

  實際上,貧困群眾通過政府和企業培訓掌握了好技藝,但如果生產的產品缺乏好渠道、好運營、好市場,也會對脫貧的效果產生影響。貧困戶通常隻埋頭干事,缺乏市場開拓的意識和能力,如果不能很好打通非遺產品的銷路“梗阻”,勢必會削弱群眾的積極性。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大力振興貧困地區傳統工藝助力精准扶貧的通知》,提出要加大貧困地區傳統工藝振興力度,支持貧困地區探索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搭建貧困地區傳統工藝產品設計、展示和銷售平台。 

  搭建集培訓帶徒、宣傳展示、旅游體驗、運營就業等功能於一體的平台,是打通“梗阻”的好辦法。2018年上半年,廣西財政撥付非遺保護專項補助經費574.25萬元,重點幫助貧困地區搭建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建設保護傳承工作平台專家對貧困地區傳統技藝類項目開展現場指導,重點扶持有市場潛力的傳統技藝類項目提高市場化能力。“搭建起來的平台,實現了‘政府+公司+基地+農戶+市場’,打通了非遺產品從設計、生產到銷售的上下游。”廣西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確保貧困戶自身不斷‘造血’,以手中線織繡出生活新希望。” 

  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陸續支持相關企業、高校和機構等在傳統工藝聚集地設立了14個傳統工藝工作站,每個工作站都是建站單位與地方政府、文化部門合作的基本單元,在這個平台上,各方又吸引更多資源參與其中,取長補短,互利互惠。貴州雷山站引進了多家品牌服裝企業,利用企業成熟的現代管理和產銷機制迅速有效地實現工作成果轉化,提高產品品質。企業則通過參與工作站,更便捷地汲取傳統工藝的養分,以滋養和提升品牌價值。 

  此外,多地也探索建設非遺小鎮,發揮產業的集聚效應。圍繞“柳州螺螄粉手工制作技藝”,柳州市柳南區打造起螺螄粉小鎮,帶動農民種植配菜、學習技藝和進入工廠工作,據介紹,“2016年,太陽鎮村有183戶貧困戶,如今靠著螺螄粉產業的帶動,已經全部脫貧,全鎮的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2萬元。現在的‘非遺旅游’也開展得紅紅火火。” 

  實現文化旅游共贏 

  傳統工藝之外,傳統禮儀、節慶、民俗等非遺資源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位於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堯告村,2015年入戶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247戶,貧困人口937人。依托當地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堯告村通過“喚醒”流傳400余年卻中斷了23年的苗族“三百堯告拉鼓節”,推動當地的脫貧工作。 

  柳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文物科的李義成在走訪中發現,當地流傳的“三百堯告拉鼓節”是廣西不可多得的苗族傳統拉鼓(鼓藏)文化“活化石”。李義成思考,通過復興這個獨具特色的非遺節慶,會對打響當地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知名度等產生積極影響。於是,他開始全面查閱拉鼓節有關資料,拜訪堯告拉鼓節各位鼓頭鼓師等傳承人,積極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擴大影響。如今,“苗族拉鼓習俗”已經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以復興拉鼓節為核心,當地正積極引導發展民俗文化旅游。 

  “當前,堯告村仍有135戶510名村民未脫貧,村民在珍視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發展民族文化產業、高山生態種植、民俗文化旅游。”如今,在李義成和村民看來,“人無我有”的特色非遺、文旅體驗就是自己的脫貧錦囊、文化自信,“大家心氣、干勁都更足了,未來發展,值得期待。”(摘編自《人民日報》2018年11月22日18 版,作者:鄭海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