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包頭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信息專報第十五期
發布時間:2015-02-13 15:49 來源: 編輯:公共服務司
信息來源: 2015-02-13

包頭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                   

體系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5年第3

 

包頭市圖書館“尚書講壇”2015年開講

 

20151月中旬,包頭市圖書館“尚書講壇”邀請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為鹿城聽眾帶來了2015年開年首場講座《展望2020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講座通過大量的圖片展示介紹了故宮博物院的文化資源、館藏文物、修繕工程和未來故宮博物院的目標等內容,整場講座座無虛席,聽眾受益匪淺。

“尚書講壇”現已成為包頭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經過幾年來的精心打造,通過開辦講壇吸引國內有成就的專家、學者擔綱講座嘉賓,利用講座獨有的優勢在有限的時間內由講座人系統深度地闡釋國學、歷史、文化、經濟、教育以及百姓關注的知識點,讓講壇把閱讀變得高效率,富集知識信息,引發讀者思考,增長讀者智慧。

2012122日,“尚書講壇”第一講邀請了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雷達做了題為《莫言是什麼樣的作家》的精彩講座,在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開講至今,共組織了58場講座,邀請了百家講壇國學大家鮑鵬山、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詹福瑞、兒童文學作家周銳和秦文君、著名話劇藝術家張家聲、著名作家葉永烈、北大教授王余光等21位名家、學者前來講座,還薈萃了17位本土各行業專家、學者,就文學、心理、交通、健康等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開展了講座,受眾達13000余人。

2015年,“尚書講壇”將開設《鮑鵬山說諸子》、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賞析等講座,邀請國內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為小朋友們安排專場講座,在中國傳統節日期間舉辦專場講座,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讓‘尚書講壇’成為包頭人傳輸知識、傳播情感,傳揚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殿堂。”這是包頭市民的期望。

 

文化惠民 文化樂民 文化寓民

       ——九原區大力推進公共文化建設

 

九原區以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使城鄉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文化惠民工程身心。持續加大城鄉群眾文化設施的投入力度,把群眾文化設施建到社區、嘎查村。全區現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影劇院1個,文化活動公園兩個,大型文化廣場兩個,城區街道文化活動中心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4個,社區文化活動室24個,村(嘎查)文化活動室49個,村(嘎查)文化大院41個,草原書屋44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1個、村級服務點49個,青少年文化活動中心1個,體育場1( 可容納4萬人),體育館3個,農民體育健身場地18處,全民體育健身路徑30處,室外晨晚鍛煉點70處。形成了覆蓋區、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為城鄉群眾提供了高質量的文化娛樂活動平台。

文化樂民工程身心。不斷豐富城鄉群眾文化活動的載體內容,將群眾文化活動辦到群眾家門口。組織開展春節元宵節系列活動、消夏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愛國歌曲大家唱”活動、送戲下鄉活動、書畫展、演講比賽、文化講堂、社區之光文藝匯演、中老年文藝展演、少兒文藝展演、典型文化大院匯演、千人廣場舞和全區干部職工籃球賽、乒乓球賽、羽毛球賽、農牧民運動會、全民健身項目展示等20多項全區性大型群眾文體活動。充分發揮專業文藝團隊作用,群文中心開展了122場下基層演出活動,覆蓋了全區8個蘇木鎮、辦事處和工業園區。組建中老年合唱團、九歌藝術團、威風鑼鼓隊、青少年文化宮、青少年藝術團等民間演藝團體,引導創作一些本土化的節目,群眾性文藝團體為城鄉群眾進行義務文藝演出70余場次,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經常化、大眾化和特色化,有效滿足了全區人民群眾多層次文化需求。

    “文化寓民工程身心。用群眾文化文明之風涵養群眾身心。結合全區各鄉鎮、社區文化特點,認真組織開展文藝輔導培訓工作,組織各類基層文化人才培訓班和講座10余期,參培人員500余人次,區圖書館利用文化共享工程進行培訓及科普講座10多期,參加人數約800余人次。區文化館對全區41個文化大院進行流動輔導和集中培訓,輔導300余人次,組織文化大院活動近300次,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文藝演出10余場,通過普通群眾登台當主角表演,倡導城鄉文明和諧新風尚,把健康文明新風送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