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嘉興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動態信息(2015年1月)
發布時間:2015-02-16 10:50 來源: 編輯:公共服務司
信息來源: 2015-02-16

嘉興市示范區創建工作步伐加快,服務升級

 

20151月,嘉興市繼續深入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在考評總結上一年度示范區創建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新一年度的工作計劃與目標任務,提檔升級嘉興各個公共文化服務平台,加快我市示范區創建步伐。

 

一、我局赴京參加《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培訓班並參與座談交流

為迅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辦發﹝20152號)精神,文化部於121-22日在北京舉辦學習貫徹培訓班,我局陳雲飛副局長代表浙江省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城市文化局參加培訓。

《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經過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央深改組會議及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公共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視。《意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制度設計,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期待,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最新要求,具有鮮明的導向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祁述裕就《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需要研究的幾個問題》,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長張永新就《意見》及《指導標准》解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李國新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改革》等,分別進行了專題教學。

在東部地區培訓交流座談會上,陳雲飛副局長代表嘉興市作了交流發言,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長張永新、副司長陳彬斌等參加座談,並對嘉興的發言充分肯定。陳局長在發言中表示,嘉興將認真學習貫徹《意見》精神,以示范區創建為抓手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和最新要求,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創新實踐、積累經驗、提供示范。下一步要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緊出台相關標准,二是要做大做強“文化有約”品牌,三是要全面推廣文化館總分館制,四是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

 

二、我市示范區創建制度設計研究工作得到專家肯定

12223日,文化部在北京召開第二批示范區創建城市制度設計研究工作調度會,文化部公共司有關領導和文化部聘請的相關專家分東、中、西三組聽取了情況匯報,並“一對一”進行現場點評和指導。市文化局副局長陳雲飛匯報了我市制度設計研究的進展情況和初步成效,並提出了下一步計劃安排。專家組認為,嘉興市自示范區創建以來,制度設計研究工作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基礎性的調查研究工作扎實,既有面上的滿意度和需求調查又有各地的創新點的普查,重點突出,特色鮮明﹔二是重視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部分研究成果已形成制度性文件,成效明顯。同時,專家組也對我市制度設計研究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議,我市將按照專家組的建議加快推進,力爭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驗收評審。

我市高度重視制度設計研究工作,自申報之日起就開始著手制定符合創建要求、具有嘉興特色的制度設計研究方案。特別是201312月文化部召開制度設計評審會議以後,根據專家的指導意見,我市進行了認真的修改、完善,更加突出科學性、現實性和前瞻性,並落實人員和資金保障,加強過程管理,加快推進研究的進程。圍繞《嘉興市城鄉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研究》總課題和《嘉興市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嘉興市鎮、村文化員管理體制與統籌機制》兩個子課題,組建了由本地公共文化專家和市、縣、鎮三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相關人員以及公共文化單位中實踐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扎實的專業人員為成員的課題組,加強理論研究和創新實踐,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三、嘉興市對縣市區文化工作年度目標責任制進行考評

1月,嘉興市文化局考評組分別對嘉興市各縣市區文化工作年度目標責任制及相關文化工作進行考評。考評內容包括各地2014年度主要文化工作情況、推進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各項創建指標開展情況、重點工作推進情況以及下一階段的工作部署。考評組還實地走訪了文化禮堂和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場所,了解了相關設施的管理及運行情況。

考評組對各縣市區創建工作均表示肯定,並希望各地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責任、任務和時限,對照全國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考核目標要求,逐項逐條自查,明確工作計劃。嘉興市文化局副局長陳雲飛在考評中指出,2015年的創建工作要分別以問題、項目、創新、需求為導向,做好查漏補缺、全力推進、提高效益、服務大眾工作。

 

四、嘉興“文化有約”平台推出3.0版本

近期,嘉興“文化有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3.0版本正式開放使用。這個全新的網絡平台較此前版本,除在網頁美觀度上有了明顯提升外,還新增了十大功能,將給廣大市民帶來更加便捷的操作體驗和更加優質的文化服務。日均3000的訪問量和130多萬的總點擊率,也充分說明了“文化有約”網站的受歡迎程度和受追捧力度。登錄“文化有約”網站,點擊、預約喜歡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這已成為我市廣大市民不約而同的選擇。

1.02.03.0

不斷換“芯”的公共文化服務之路

20117月,嘉興“文化有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誕生。該平台旨在移除公益性文化場館門檻,培養群眾主動走進文化場館親近文化、接納文化的習慣,並提出了“文化休閑何處去,公益場館零距離”的口號。展覽、培訓、演出等各類活動,全方位、多層面供城鄉居民自由選擇,著力將公益性文化場館打造成人民群眾文化休閑的首選基地、知識信息的獲取基地、提升素養的專業基地、文藝團隊的輔導基地及成果交流的展示基地。

20137月,“文化有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改版升級,融合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引入團購式服務供給界面,將所有活動資源包裝成文化產品統一上架,讓市民通過預約方式參與相關活動。

2014年初,“文化有約”項目被列入2014嘉興市十大民生實事工程。各種完善和深化舉措陸續推出,《嘉興市全面推進“文化有約”項目實施意見》、《嘉興市“文化有約”項目資金補助暫行辦法》接連下發,前者著眼於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發揮公共文化機構基本職能作用及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方面,後者明確對市本級公益性文化場館“文化有約”項目進行補助,並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引進社會力量推出“文化有約”項目,參與公共文化服務。

但伴隨著平台的投入使用,不少問題隨之出現——如部分用戶無法收到預約驗證信息﹔預約模式問題使所有活動隻能先到先得,造成文化資源分配上的不公平﹔網絡性能問題讓網站在用戶流量驟增時出現訪問速度緩慢、無法訪問甚至系統崩潰等現象﹔後台操作問題讓網站無法及時增加新的功能模塊等。日漸落後的技術、較為繁瑣的操作和難以更新的功能,要求我們必須提升和改進現有的服務平台,不斷提升平台的服務水平,以便讓市民有更加舒適的操作體驗。

全新操作平台、多種預約模式、積分管理模式……

增設全新功能多達10

打開“文化有約”網站,嶄新的頁面讓人眼前一亮。最新活動、親子活動、藝術鑒賞、場館推薦、文化資訊等各個板塊將各種資源分門別類地排列出來。網站頁面看起來更加漂亮,各項活動內容也一目了然,最為方便的是項目何時開始預約也有了提前通知,這樣用戶就可以踩著點上網來預約了。全新的3.0平台在活動資源稀缺項目上還推出了自動搖號這一功能,更讓用戶眼前一亮。

三網合一短信發送,確保移動、電信、聯通用戶都能收到預約驗證短信﹔引入多種預約模式,提高參與的公平性並及時了解和掌握群眾文化需求﹔可視化活動進展狀況,開通活動簽到、用戶打分評價反饋等功能及時掌握活動開展情況﹔用戶積分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用戶體驗,培養用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有效性﹔“我要參與”和“我有話說”等互動模塊,讓市民可以自由表達個性化文化需求﹔網站平台迭代升級提供擴展式功能添加模塊,可實現平台不斷更新完善……此次新增的十大功能,除有針對舊版本局限而進行的突破外,更有不少創新之處。

全新的3.0平台不僅是對原平台不足之處的改進和完善,專為‘文化有約’定制,由專業程序員從底層開始設計和建模的新網站實現了管理的高效、服務的優質和資源的整合。新平台新建的全市接入和城市聯盟功能還可以將文化資源擴展到全市上下和周邊城市,從而實現文化資源的大共享和大參與。而下一步,“文化有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還將推出更加貼近百姓生活的手機APP軟件,讓每個市民都能將公共文化資源輕鬆揣進自己的“口袋”。

 

五、2015年度我市農村文化禮堂服務菜單“出爐”

農村文化禮堂是農村文化陣地的升級版、綜合體,旨在圍繞“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的要求,著力打造傳播現代文明、弘揚主流價值的新平台,展示農村形象的新窗口,傳承傳統文化的新載體,普及科普知識的大課堂以及農民文體活動的主陣地。為充實農村文化禮堂活動內容,按照省文化廳相關文件要求,2014年,我局開始推行文化文聯系統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服務菜單,多達238項的服務內容為廣大農村居民帶去別具一格的文化盛宴。

2015年,為深入推進全市農村文化禮堂內容建設,切實做好供需對接,改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我們繼續重視開展“菜單式”服務活動,把該項工作作為服務基層的一項重要內容。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在深入了解群眾需求、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設計制作需求“菜單”。1月初,《嘉興市2015年度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服務菜單》“出爐”,接受全市所有文化禮堂“點單”。此次推出的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服務“菜單”主要包括:表演藝術、講座展覽、輔導培訓、手工技藝等四大類,服務內容涵蓋音樂舞蹈、書畫攝影、送書送戲、聲樂器樂、曲藝戲劇、非遺保護等195項。這些服務“菜單”將面向全市農村文化禮堂,全年均可點單。我局將根據各地文化禮堂點單情況,安排相關工作,協調各縣(市、區)開展有針對性的文化禮堂送服務活動。通過整合各類文化資源,精心策劃“菜單式”服務活動,設計各種適合群眾、針對性強的文化服務項目,創新活動形式,為廣大群眾送去更多、更高質量的文化服務。

下一步,我們將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菜單式”服務活動,不斷增加供給能力,使文化資源配置更具科學化、高效化、便民化,進一步推動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

 

六、嘉興市非遺中心積極開展第八個“服務傳承人月”活動

123日,嘉興市第八個“服務傳承人月”活動啟動儀式暨秀洲區非遺工作會議在新塍鎮政府舉行。

30位嘉興市非遺傳承人實地參觀了省級非遺產項目及省級傳承教育基地,隨後參加了第八個“服務傳承人月”活動啟動儀式暨秀洲區非遺工作會議。會議對2014年非遺工作作出總結並交流經驗。宣讀了秀洲區第一批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及2014年補助名單,隨後頒發了相關證書。享受省、市補助的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9人),由市、區相關領導發放了慰問品和慰問金。

    接下來,我市將嚴格按照省廳“服務傳承人月”的文件具體要求,繼續開展傳承人體檢、技藝展示等相關活動,全面做好服務傳承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