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贛州市2015年春節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發布時間:2015-03-13 16:38 來源: 編輯:公共服務司
信息來源: 2015-03-13

為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喜慶、溫暖的節日氛圍,我市廣泛開展了以贛南客家民俗、年俗為主題的“我們的節日,我們的家鄉”春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開展530場富有特色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參與活動的群眾達200多萬人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2015年春節期間系列文化活動,市委宣傳部專門印發了《關於組織開展2015年元旦、春節期間系列文化活動的通知》,並召集公安、城管、交警等相關部門進行調度。市文廣局印發了《關於在全市開展 “我們的節日,我們的家鄉”為主題的2015年春節文化活動的通知》,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方案。市、縣兩級文化主管部門及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等各級公益文化單位,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通過組織開展活動、舉辦藝術展覽、推出文化專題、舉辦知識講座,提供網上閱讀、技能培訓等,做好春節期間的免費開放工作,組織好面向基層群眾的公益性文化活動。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等城鄉公共文化設施,更廣泛、更直接、更便捷地開展文化為民服務,讓廣大城鄉群眾真正感受和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帶來的好處。

在組織開展春節文化活動時,注重深入挖掘贛南客家民俗、年俗的文化內涵,創新形式和載體,廣泛開展節日民俗和文化娛樂活動。利用廣場、公園、舞台等場所,依托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村文化活動室等,組織燈會、歌會、採茶舞比賽、舞龍舞獅等富有民俗特色的傳統文化活動和群眾自娛自樂的節日活動。同時,市縣兩級組織本地本部門的文藝工作者、文化志願者,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組織文藝院團送戲下鄉,精心安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為廣大群眾提供了更多優秀文藝節目和文化產品。截至31日,全市共送戲下鄉566場,送電影6900場,舉辦群眾文化活動530場。其中在贛州市中心城區開展的贛州市“非遺”精品展覽、展演,贛南採茶“歌舞戲”精品展演,長征組歌專場演唱會,贛州市書法家為市民題寫客家匾額、書寫春聯活動等4項大型活動,為廣大市民所喜愛。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楊文英、市政府副市長胡聚文觀看了在贛州市中心城區的展演活動。

211,贛州市百名書畫家為市民題寫匾額、書寫春聯活動在贛州市中心城區黃金廣場拉開了帷幕,百名書畫家在現場為市民題寫匾額1000多幅,書寫春聯10000多對,為群眾送上新年的祝福。活動現場有500多名文化志願者參與了本次活動,其中有30余位來自巴基斯坦、斯裡蘭卡、贊比亞等國家來華留學生。213日晚,贛南採茶“歌舞戲”精品展演在歌舞《贛南採茶譽中華》中拉開序幕,演出節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演出當晚,雖然天氣寒冷, 但絲毫沒有影響眾多市民從四面八方趕來,場內座無虛席。214日,榮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於都縣長征源合唱團的團員們以合唱、重唱、朗誦等形式,再現了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的光輝歷史。演出現場,一首首發自肺腑的歌曲,飽含著紅軍後代的深情,演繹了萬裡長征中的一個個生動故事,展現了當年紅軍長征的艱苦,再現了音樂經典《長征組歌》的魅力。215日,伴隨著《春節序曲》歡快的樂曲聲,從全市18個縣、市(區)甄選出的質量高、觀賞性強的“非遺”精品:定南瑞獅,於都客家古文,石城燈會,興國山歌等節目閃亮登場,具有濃郁的鄉土特色和民俗風情,充分展現了“非遺”的精髓。219日,正月初一,贛州市中心城區南門文化廣場熱鬧非凡,章貢區部分社區、鄉鎮民俗表演隊伍舉行的民俗大聯歡活動,讓眾多市民在熱烈喜慶的氛圍中歡度新春佳節。民間高蹺、旱船蚌舞、鯉魚燈、彩扇隊……獨具特色的民俗展演讓現場群眾嘖嘖稱贊。春節期間,在贛州市圖書館展出的春節民俗圖片展共展出50塊春節文化主題展板,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示了春節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內容涵蓋春節習俗、春節飲食文化、元宵活動等多個方面,受到眾多市民喜愛。安遠縣精心編排了群眾喜聞樂見的採茶戲音樂、舞蹈、小戲和小品等採茶戲節目,並從中認真篩選了62個優秀節目,春節前後在全縣各鄉鎮進行巡回展演,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精彩的“採茶盛宴”。南康區民間春晚、安遠縣香火龍“鬧元宵”、崇義縣春節民俗表演、大余縣送戲下鄉、龍南縣高蹺燈彩踩街、寧都縣橋梆燈、上猶縣九獅拜象等精彩文化活動將貫穿整個春節假期,展示贛南豐厚的民間文化資源,讓城鄉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新春佳節,無論身在贛州的哪個地方,都能看見獨具贛南民間藝術特色的文化活動,群眾們盡情地唱、跳,唱出了生活的美好和心中的夢想,跳出了節日的動感和新春的歡樂!

通過春節系列文化活動,充分展示了我市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和贛南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成果,增強全民參與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建設和贛南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的一次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