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區創建辦公室 第二十九期 2015年3月12日
社區春晚--我們自己的春節聯歡晚會
2月10日晚上,1500多名文化志願者在市工人俱樂部自編自導自演了第三屆洛陽社區春節聯歡晚會,為全市群眾送上了一場原汁原味的文化大餐。
第三屆洛陽社區春節晚會是一場公益性的文化演出,共演出13個節目,所有參演人員都是由洛陽市社區藝術團的文化志願者擔當,分為主題節目表演、公益活動圖片展示、最美洛陽人表彰等幾個板塊,突出“好日子、新風尚”的主題。
為辦好第三節社區春晚,洛陽市好人頌社區藝術團從2014年6月5日開始啟動“2015洛陽社區春晚節目選拔賽”,歷經42場,共有800多個節目參與選拔,近2萬社區居民參與演出。
(洛陽市社區藝術團)
市圖書館總分館大流通平台測試成功
近日,市圖書館業務管理系統已平穩切換,大流通平台搭建測試成功。全市總分館統一業務平台系統縣區安裝工作除偃師市圖書館外都已安裝完畢。
市圖書館總分館自動化設備(24小時自助借還書機、自助還書終端、自助辦證機)已正式對讀者開放。
(市圖書館辦公室)
孟津縣:變“送”文化為“種”文化
孟津縣在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中,為了避免“送”的文化不符合群眾的“胃口”,造成辦好事還不受群眾歡迎的局面,積極創新文化服務方式,變“送”文化為“種”文化,針對每鎮每村的特點,制定出合適的培訓計劃,使每次培訓都有針對性,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平樂鎮平樂村以畫牡丹聞名省內外,全村有1000多人愛好畫牡丹。縣裡聘請十余名知名畫家,每周到平樂牡丹畫創意產業園區培訓基地進行輔導、講座、示范、點評,與40多名農民畫家結對子,傳幫帶,使平樂農民畫家的技藝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通過畫家的培訓輔導,平樂牡丹畫師的畫藝突飛猛進,“平樂牡丹畫”這個品牌也越叫越響。會盟鎮油坊村有900余人打柔力球,縣裡聘請市裡有名望的教師到村裡進行柔力球培訓,隻要老師一來,群眾就早早地在村文化廣場等候,學練柔力球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孟津縣練太極拳的人很多。縣裡專門從陳式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請來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代表人朱天才及天才太極學院總教練王清富老師前來授拳。目前,在孟津的每個村庄、每個社區,群眾隻要有文化娛樂方面的需求,報到縣文化館,縣文化館就會列出培訓時間表和要聘請的專家,定時進行培訓。同時,縣文化館定期舉辦“教你一招”文化骨干班,開設有舞蹈班、健身操班、柔力球班、牡丹畫班、電子琴班等10多個班,欲在全縣打造100支骨干文藝隊伍、招募1000名文化志願者、培養10000名文藝活動骨干。這些經過培訓的文藝骨干就象文化的“種子”一樣,播種在全縣鎮村的角角落落,帶動群眾自主開展文化活動,活躍文化生活。
(孟津縣創建辦)
雙節文化活動集錦: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元旦、春節期間,全市開展各級各類群眾文化活動210余項,2200余場次。市區還舉辦了第六屆河洛文化新春廟會、關林春節文化廟會和王城公園新春游園會暨迎春燈會等大型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滿足了群眾文化需求,營造出昂揚喜慶、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第六屆河洛文化新春廟會2月19日至3月5日(正月初一至十五),由市文廣新局、市園林局主辦、洛陽市玉蘭春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洛陽市第六屆河洛文化新春廟會在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內舉辦,本屆廟會圍繞“玩”、“吃”、“購”、“娛”、“賽”、“福”展開,設立兒童嘉年華游樂區、動物村歡樂園、兒時記憶歡樂區、公益戲曲區、特色餐飲區、工藝品區等板塊,舉辦了民間藝術表演團隊邀請賽,邀請大鼓、花鼓、秧歌、嗩吶、舞龍、舞獅等民間表演團隊登台競技。我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裡王獅舞,市級項目三官廟撓閣、二鬼摔跤和民俗表演項目參演。廟會期間共舉辦公益戲曲展演15場。廟會期間共計接待游客55萬人次。
市書畫家協會組織近百名書畫家,分兩組到各縣(市)區貧困農村,開展文化下鄉義寫春聯活動,在12個村(社區)為群眾義寫春聯3000多幅。
新安縣組織了鄉鎮業余劇團戲曲調演活動。聘請專業戲曲評委全程參與調演,評選出優秀劇團、優秀演員。調演結束後,戲曲專家將對優秀演員進行專業培訓,優秀劇團將開展送戲下鄉活動。在新城體育場舉辦了“2015年元宵節民間藝術匯演”,來自各鄉鎮的20支民間藝術表演隊表演了鑼鼓、秧歌、嗩吶、竹馬旱船、舞獅、九連燈、黃河神龍等。
孟津縣組織文化志願者“紅馬甲”開展文化服務活動,為駐孟舟橋部隊和城關鎮敬老院送去了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在黃河公園、桂花廣場、文化休閑廣場、嶺南公園的等表演區,同時舉辦了“孟津縣2015年元宵節民間文藝匯演”,由全縣十鎮精選的30余個民間文藝表演隊帶著各自的特色節目依次進行展演。
吉利區舉辦了送春聯下鄉、電影招待會、迎春書畫展、迎新年小康杯籃球賽、門球比賽、柔力球比賽、民俗工藝品展、民間戲曲調演、戲曲專場晚會、第二屆丹珠杯圍棋賽、乒乓球比賽、武術表演賽、秧歌踩街、燈展等15項文體活動,受到群眾歡迎。
老城區在金業路社區文化廣場開展元宵節文藝匯演。來自轄區辦事處的15余支文藝隊和近百名演員以及洛陽老城書畫家協會的50名會員在這裡歡聚一堂鬧元宵。
瀍河區重點開展了三大系列活動,一是舉辦全區民間文藝展演,共組織26場群眾文藝匯演。二是舉辦了彩燈展示。在轄區主干道、大單位及居民庭院,懸挂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各式彩燈上千盞。三是舉行電影晚會。精心組織了10場優秀影片,深入轄區進行巡回播放。
欒川縣開展八大活動活躍文化生活:一是縣曲劇團深入鄉鎮進行巡回演出,共演出20場。二是在君山廣場舉辦大型戲曲展演活動,演出10場次。三是在縣城舉行民間故事(舞蹈)表演,組織舞獅、火龍等各類民間故事達30余路。四是舉行大型廣場舞巡演活動,參加代表隊18支。五是在縣城主干道、伊河兩岸懸挂彩燈,使群眾徜徉在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六是在文化廣場、縣信用社門前舉辦大型燈謎晚會。七是舉辦象棋大賽。八是舉辦攝影展,展出優秀攝影作品近百幅。
偃師市舉辦了春節電視文藝晚會、春節戲曲晚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河洛大鼓》優秀書目展演、精品書畫展、故事大王年終決賽、文藝志願者實地創作活動、“紅色經典”電影放映月、全市業余劇團匯演、社火表演及舞蹈大賽、猜燈謎、書畫展等大型活動13項,歷時兩個多月,226個村的群眾都參與到了活動中。
洛寧縣組織縣宏源演藝傳媒有限公司優秀演員,精心排練大型反腐傳統戲曲豫劇《包青天》,在縣影劇院共演出3天,萬余人觀看了演出。隨後這部作品將在全縣各鄉鎮巡回演出。
西工區組織群眾文藝團體,前往西工區消防大隊進行慰問演出。在東周王城廣場開展腰鼓、秧歌、毛驢、旱船、花棍等喜聞樂見的各類民間文藝表演。
龍門園區在全區組織開展了6項文體活動,歷經20多天。其中為期4天的“金羊杯”門球賽,邀請了市區及周邊縣區的18支隊伍參加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