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浦東新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印 2015年2月13日
【要聞信息】
●努力走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前沿.................... (1)
●浦東“兩會”聚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5)
努力走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前沿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長 孫繼偉
文化是根,文化是魄——25年的建設與培育,浦東文化發展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養料。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使浦東投身於又一輪“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浦東在全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新發展大局中,承擔著先行先試、探索路徑、積累經驗、提供示范的戰略責任。與之相應,浦東新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也有著不同於一般意義的創建責任,理應走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戰略前沿,成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排頭兵,成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現實樣本和創新典型。
一是全面深化公共文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要求,改革政府文化行政方式,比如東方藝術中心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管理模式,運行幾年來就非常成功。創新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實施公共文化產品“競標+配送+監督+評估”的服務模式,吸引了上海歌劇院、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滬劇院等市級專業院團以及各類文化團隊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機構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等建立理事會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群眾意見征詢、反饋和群眾參與評價的機制,建立和實施公共文化服務績效“第三方評估”機制。
二是統籌城鄉之間、人群之間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以《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2015—2020年)》為依據,不降高、不限高,制定《浦東新區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明確浦東公共文化服務的技術標准、保障標准和評估標准,目前正在推進圖書館、文化館在區、街鎮和村居分類對應的配置標准、服務准則和評估標准,為市民均等享有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時,在現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布局的基礎上,參考公共文化設施輻射半徑和服務人口數量,在新建城區、大型社區、產業園區、外來務工人員集聚區增加綜合性集成化文化服務設施,實現全區10至15分鐘文化服務圈,並以外來務工人員、低收入群體、老年人、婦女兒童、殘障人士為重點,以場地設施服務與流動服務相結合、公共文化機構與社會專業服務組織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面向特定群體的文化服務。
三是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發揮政府在提升城市文化氛圍過程中“第一推動力”的作用,在堅持正確導向、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的前提下,全面開放公共文化領域,努力發揮社會、民間和市場的力量。浦東新區按年度出台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採購目錄,明確政策、消除門檻、拓寬渠道,鼓勵各種社會組織、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包括鼓勵一批高品質的民營美術館、博物館、藝術中心等文化場館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新區還利用浦東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的優勢,在土地、政策、資金等方面出台一批激勵、配套措施,引導社會資本在浦東興建公共文化場館。同時,鼓勵民辦非企業文化組織發展,支持專業從事公益性文化服務的社會組織和企業創建品牌、創新發展,支持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志願者服務。
四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深度融合。依托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發揮應用信息技術,特別是數字網絡技術,對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創新和效能提升的作用,推動搭建形態統一、內容綜合、服務集成的“城市公共文化雲平台”,加快構建覆蓋全區的公共文化設施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加快推進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博物館等建設,鼓勵先進技術裝備在公共文化領域的應用,著力提升浦東公共文化服務科技水平。
五是以公共文化培育和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擴大公共文化藝術培訓的覆蓋面和受益面,吸引和激發更多的市民關注、參與、愛好文化藝術活動,引導文化需求、涵養文化消費習慣,帶動文化藝術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繼續實施公益性演出補貼制度,支持劇場、影院面向普通市民開設公益場、發放低價票,支持各類藝術表演團體開展公益性演出,在增加文化產品供給的同時培育和擴大消費群體。扶持文化創意企業開發文化創意產品,以外高橋國家文化貿易基地、金橋移動互聯網視頻產業園、張江數字出版基地等為載體,加快文化貿易、視聽新媒體、動漫游戲等文化創意及文化裝備等產業發展,努力打造完整文化產業鏈。鼓勵公益性文化服務與旅游會展、休閑娛樂、體育健身、教育培訓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六是營造更加開放包容的國際化氛圍。利用浦東政策開放、機制靈活、高度國際化的優勢,加強公共文化領域的國際合作。目前,浦東新區與多個國外友好城區簽訂了文化合作備忘錄與交流合作機制,定期組織優秀文化團隊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並設立專項資金用於文化企業、文化品牌走向海外,成為中華文化採購中心和服務外包中心。此外,浦東在高度城市化地區探索“高地、高端、高雅”文化服務創新,推出多媒體舞台劇、時尚話劇、藝術電影、大型城市公共藝術展、爵士樂、青年夢想秀等白領青年喜聞樂見的服務項目,努力實現“商務高地、高端人群、高雅文化”的相融共生。
浦東“兩會”聚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1月1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浦東新區第五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浦東新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分別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世博中心隆重開幕。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孫繼偉代表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向區五屆人大六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孫繼偉區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4年,浦東文化和社會事業改革發展持續推進。通過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中期督導,建立需求導向、社會化供給的公共文化內容配送新機制。2015年,是浦東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驗收之年,浦東要以此為契機,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標准化,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推進浦東公共數字文化平台建設,推出一批反映浦東創業精神的優秀文化原創精品﹔要對標國際一流大都市,優化重點區域文化設施空間布局,推進浦江東岸文化集聚帶、文化公園等板塊文化設施規劃建設,引進高端文化活動和文化品牌,提升浦東的文化品位和城市魅力﹔要傳承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做好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管理保護。
政協委員就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草案報告以及各專題展開討論,熱議浦東“二次創業”不僅需要經濟硬實力,還需要文化軟實力。要努力營造浦東文化氛圍,開發文化元素﹔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浦東開發開放25周年為契機,大力弘揚浦東精神,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綜合素質,打造浦東文化新高地。
【工作簡訊】
○開展哪些文化活動居民說了算。近日,浦東新區金海文化藝術中心開展“問需於民”文化大調查活動,通過召開調研會議、發放問卷調查等形式,征集百姓文化需求。問卷調查共計發放5000份,內容包括喜歡的書報雜志、影視作品、文化團隊等。值得一提的是,金海文化藝術中心是浦東新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制度設計的一項實踐探索,通過政府公開招標形式委托民非機構實施運營管理。此次“問需於民”文化調查活動是該項目運營管理者探索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舉措之一。
○1月3日,東方藝術中心首次將學生票購票范圍從原本的小學至全日制大學本科,擴大至全日制大學在讀研究生,並嘗試開通學生票網上購買渠道。東藝成為全國第一個面向研究生人群開放學生票的劇院。東藝希望通過學生票制度的不斷優化,簡化購買程序,吸引更多年輕觀眾走進藝術殿堂。
○1月4日,“對話米蘭,設計生活”青年創意匯落下帷幕。從聖誕到元旦,為期半個月的活動吸引了數萬觀眾前往位於外高橋的森蘭商都看展,近距離接觸來自米蘭設計周的藝術精品。本次創意匯由浦東團區委主辦,活動延續了歷屆青年創意匯“創新、銳氣、多元、時尚”的文化特色,“對話米蘭”的主題更是拉近了與世界一線設計的距離。
○近日,作為小陸家嘴文化氛圍營造系列活動之一,“雕塑在城市中旅行——陸家嘴雕塑藝術展”亮相陸家嘴中心綠地,展出了殷小峰《小丑自行車》等9組雕塑作品。公共區域的城市雕塑體現一個城市的文脈,是藝術融入都市生活的一個有效載體,促進公共藝術和城市空間建設融為一體。
○1月5日,陸家嘴金融城梅園評彈沙龍交流演出在金融城文化中心舉行,蘇浙滬評彈愛好者前來以曲會友。梅園評彈隊成立於2000年,至今已舉辦沙龍演出700余場。本次活動由陸家嘴街道辦事處指導,陸家嘴社區文化建設聯合會主辦,為廣大蘇浙滬評彈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
○繼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首個創研基地扎根浦東書院後, 1月17日,復旦大學國學堂書院基地在書院人家舉行揭牌儀式。至此,書院鎮正式啟動文化繁榮計劃,在傳承書院傳統文化的同時發展群眾文化,力爭打造“一村一品”文化品牌項目。自去年初起,書院鎮文化服務中心就召集了22名文化輔導員下基層,對每個村居進行一對一輔導。今年,書院鎮計劃為每個村居打造“一村一品”文化特色,如黃華村的土布時裝隊、塘北村的舞獅舞龍隊等,力爭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書院農村文化。
○1月18日,“翰墨流芳”浦東新區第二屆高雅藝術進社區“畫對話”活動走進陸家嘴金融城裡的浦東文化館, 6位上海書畫名家現場潑墨揮毫,主辦方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讓600多名現場觀眾看清了名家創作時的每一次用筆,完成了一次與高雅藝術的“零距離”對話。當日,活動不僅集中展示了6位書畫家的30幅優秀作品,還邀請了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博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師宮力帶來《宋元書畫欣賞》專題講座。自2011年起,浦東承接了文化部“高雅藝術走進百姓的運作模式”示范項目的創建任務。此次活動不僅為陸家嘴和自貿區再添書香墨韻,拉近藝術家與百姓距離,也是一次有意義的公共文化實踐探索。
○1月19日,浦興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召開理事會會議。作為一個民非組織,浦興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非常注重理事會的運作管理機制,每年不定期召開理事會議,共商社區文化建設。理事會成員既有新區人大代表,也有幼兒園老師、報社記者等,旨在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做好文化陣地服務工作。
○1月6日,《第五屆上海市民藝術大展——浦東新區美術、書法、攝影獲獎作品迎新展》在浦東文化藝術指導中心落幕。浦東近百件作品入圍,40多件作品獲獎,反映了浦東群眾藝術創作的“家底實力”,尤其在美術板塊的獲獎作品和入圍作品數量均位列全市各區縣之首。
○1月8日,三林鎮“2015文化園區行”首場活動一一“新年音樂會”在尚博坊廣場舉行,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看。今年,三林鎮文廣中心將著重打造“文化進園區”品牌項目,政企聯手,服務園區企業,共育文化品牌。
○日前,由新區南匯新城鎮人民政府、上海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的2014年“臨港﹒南匯新城杯”上海市民攝影大賽落下帷幕。活動歷時7個月,共收到攝影作品2700余幅,經網民投票及專家評審,100幅作品入圍並集結成攝影大賽作品集。本土攝影家用鏡頭展示了浦東改革開放的熱土臨港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在中外家庭鬧元宵、碧雲國際長跑等傳統文化項目的基礎上,1月17日,金橋開發區舉辦了第一屆中外友人國際象棋友誼賽,以促進中外文化更好地交流、融合。本次活動由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橋開發園區總工會主辦,新區源深體育棋牌培訓中心承辦。來自美國、俄羅斯、意大利、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的近100名棋手參加了比賽。
○1月20日,首屆陸家嘴白領“好聲音”歌唱大賽總決賽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作為陸家嘴金融城首創白領互動參與的文化品牌和陸家嘴文化氛圍營造特別項目,“好聲音”深受金融城白領喜愛,吸引許多銀行、證券、保險業白領參與。未來,陸家嘴金融城將繼續採取“市區聯動、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模式,釋放金融城文化活力和青春正能量。
○1月22日,國內知名收藏家馬未都走進浦東圖書館,擔任浦東圖書館文化品牌“浦東文化講壇”主講嘉賓,面向市民免費開講“收藏與人生”。此次馬未都講座,激起了浦東市民極大的文化熱情。自發布活動預告後,通過微信和微博報名的讀者逾600人。館方因此將演講場地從200人報告廳移到600人報告廳,並同時開放100人、200人報告廳用於視頻轉播。
○1月22日、23日,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開展文化業務培訓周活動,旨在對基層文化工作者就浦東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方向、群眾文化發展趨勢以及群藝館職能定位作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級。活動特邀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葉辛等4位專家學者做客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並作《文藝創作與繁榮浦東文化》等專題講座,吸引文化藝術指導中心、文廣系統基層單位文化工作者,以及愛好文化活動的市民踴躍報名參加。
○1月31日,話劇名作《暗戀桃花源》再度登上浦東新舞台,演員都是“圓緣”青年話劇社的成員,分別來自金融、設計、制造等行業。去年,浦東文化藝術指導中心對接陸家嘴、張江等地白領群體的文化生活需求,推出“圓緣”品牌,每逢節假日為適齡未婚青年舉辦舞蹈團、流行音樂班、戶外體驗沙龍等文化交友活動。青年話劇社作為“圓緣”旗下的活動品牌,以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正逐步探索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均等覆蓋青年群體的有效機制。該劇組在浦東新舞台首演成功後,還計劃赴陸家嘴地區、相關高校開展巡演,力求形成有影響力的白領文化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