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四個工程”“四個一批”推動“示范區”創建工作
發布時間:2011-12-26 16:29
來源:社文司
編輯:易碩
信息來源:社文司 2011-12-26
一、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建設抓好“四個工程”。一是公共文化設施覆蓋工程。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市縣兩級城鄉發展整體規劃,實現市有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縣有圖書館、文化館。建設19個國家標准的市區街道辦事處文化中心,建設和完善252個社區、887個村級文化活動室,實現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文體活動室(文體廣場)覆蓋率均達到100%。二是公益性文化設施提標工程。爭取兩年內實現50%的市、縣級圖書館達到部頒二級以上標准,建成國家一級館3個,二級館和三級館9個,確保全市文化館達標率100%。加快推進中俄文化交流中心、新華影劇院等文化設施建設。三是“書香滿城”工程。以“公益大講堂”、“圖書漂流港”和“少兒閱讀大禮包”等活動為載體,增加人均到館次數和藏書年流通率﹔完善農家書屋管理,提高圖書流通效率﹔建立總分館制等服務模式,提升公共文化延伸服務和流動服務能力。四是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推廣工程。依托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在全市6個縣、74個鄉鎮(街道)、202個社區建設296個具有標准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
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上抓好“四個一批”。一是培養一批基層文化能人。加強文化技能、傳習技巧、團隊組織、活動開展等方面的培訓和輔導,建立全市基層文化能人數據庫,命名一批市(縣)區、鄉鎮(街道)和村屯(社區)基層文化能人,到2012年達到1000人以上。二是壯大一批基層群眾文化團體。開展“千村(社區)百鎮(街道)”群眾文化團體建設活動,利用文化館(站)、藝術館專業指導和提供場地、資金支持等形式,實現基層文化團體開展文化活動的規范化和常態化。到2012年,全市群眾性文化團體達到100個以上,年均組織開展各類活動10萬場次以上,參與群眾百萬人次以上。三是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品牌。依托林海雪原、抗聯遺址,打造紅色文化品牌,依托渤海國、寧古塔的歷史積澱,打造歷史文化品牌等。組織好“鏡泊湖旅游文化節”、“冰雪旅游文化節”等活動。四是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引導全市各界文藝工作者在文學創作、戲劇、影視等領域多出精品佳作,爭取兩年內創作生產大型文藝演出10台以上,小戲小品、歌舞等有知名度的文藝作品100個。重點排演京劇《智取威虎山》、音樂劇《紅羅女》等劇目,實現大型樂舞詩畫《鏡泊華章》常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