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3月22日上午,離退休干部局在文化部老干部活動中心禮堂舉辦《文化養生大家談》征文座談交流會,部機關和直屬單位離退休干部代表、老干部工作部門負責同志百余人參會,著名主持人、朗誦藝術家陳鐸老師任嘉賓主持。
離退休干部局去年舉辦了“文化養生”主題征文活動,共收集到老同志征文作品40余篇,我們將優秀稿件匯編成《文化養生大家談》一書,發放給機關和直屬單位老同志互相學習,受到普遍歡迎。
為進一步宣傳文化養生活動的積極作用,離退休干部局舉辦這次座談交流活動,邀請參與“文化養生”主題征文活動的5位老同志上台,與大家交流文化養生方面的體會和感受。
部機關退休干部、74歲的宗介華同志談到,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少年、成年、老年,我們老同志現在就屬於人生的第三個階段,但是我們應該向少年兒童學習,每天保持精力充沛早睡早起,少食多餐多看多動。他向大家介紹了自己退休後舉辦“人體作文法”中小學生培訓班的感受,建議大家要經常勤於思考多動腦,有感就發多動筆,保持陽光心態,就可以越活越年輕。征文匯編中收錄了他的文章《寫孩子﹒教孩子﹒學孩子》。
部機關退休干部、78歲的任敬恩同志談到,自己的健康源自於練習書法。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紙上太極、墨上氣功。練習書法要先凝神靜氣、物我皆忘,從而達到和諧的境界,對人頗有裨益。征文匯編中收錄了他的文章《書法養生有益健康》。
部機關退休干部、61歲的張秋容同志談到,退休後,她拾起了兒時的夢想,開始學習古琴,以興趣為老師,從彈琴中獲得養生。征文匯編中收錄了她的文章《漫談養生的體驗》。
文化部老年大學紫竹院合唱班指揮、77歲的洪漢仁同志談到,自己退休後一直任宏聲合唱團團長,唱歌使自己得到心靈的洗禮,釋放負面情緒,陶冶情操﹔記歌詞可以鍛煉記憶力,使大腦不退化,精神飽滿。征文匯編中收錄了他的文章《歌唱的魅力》。
曾擔任多個老年合唱團團長、66歲的郝東民同志談到,年輕時在部隊從事文藝工作,培養了自己對歌唱藝術的愛好。退休後,在幾個社區組織的老年合唱團任團長,定期排練、演出,參加公益活動,讓自己的生活充滿陽光。征文匯編中收錄了他的文章《有文化才會養生》。
聽了幾位老同志的講述,現場同志展開了熱烈討論和交流,紛紛表達自己對“文化養生”的理解和體會。陳鐸老師飽含深情地為大家朗誦了台灣當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作品《鄉愁》,將座談會推向了高潮。座談會在洪漢仁老師帶領大家齊唱《歌唱祖國》的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