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6月21日上午,在部機關305會議室,辦公廳與離退休干部局邀請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高佔祥同志“暢談十八大變化、建言十九大”,高佔祥同志愉快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辦公廳主任張旭、副主任李保宗和離退休干部局局長熊遠明等參加訪談。
關於十八大以來的變化,高佔祥同志感慨良多,他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黨和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及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概括起來是:
一是黨威大振。黨中央集體領導堅強有力,對於黨的建設,尤其是干部建設抓得很緊很實,打鐵先要自身硬,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中央注意自身的建設,對全黨要求很嚴,這個變化影響並帶動了其他三“威”。習近平同志在從嚴治黨上毫不手軟,取得了巨大成就。反腐力度空前,挽救了黨,挽救了國家,挽救了民族。對那些搞間諜搞漢奸的,打擊非常有力。如果沒有把上層的大老虎揪出來,我們將會面臨著亡黨的危險。
二是國威大升。國威決定於黨威,國家的威信、威望、威力,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大升。前幾年,我國在處理一些國際事務中有時讓人感覺不夠硬氣,我們感到憂心。十八大以後,我們國威大振,國家在世界上說話有分量了,開國際會議有地位了,講話有影響力了。
三是軍威大展。我們遇到了南海問題、東海問題,曾一度四處招架。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外交上進行了有力有禮有節的斗爭,在領土問題上絕不讓步。我們也面臨了一些危險,但黨中央的策略好,處理有度,既顯示了軍威,又沒有引起戰爭,化險為夷。我們軍隊進行了大的改革,舉行了軍事演習,軍人素質有了大的提高,使得我們國家有安全感、人民有自豪感,軍事科技日新月異彰顯了我們不可戰勝的力量。
四是民威大增。由於黨威、國威、軍威上升了,我們的人民有了黨的導航、國家的威望、部隊的威風,人民心裡有了靠山,有了安全感。加之黨的惠民政策、扶貧政策,使有困難的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現在我們在文化建設上有很大的進步,在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化交流上都很有成就,國家拿出很多錢對文化投資,設立藝術基金。四個“威”裡都包含著文化元素,文化滲透在各行各業之中,有我們文化工作者的功勞與心血。總而言之,黨導航、國運昌、興中華、奔小康,祝願十九大以後國家走向新的輝煌。
談到對於十九大的展望,高佔祥同志說,十九大是我們共同期盼的一件大事,是黨和國家的頭等大事。十九大後,我們期待黨中央核心領袖、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會進一步加強﹔十八大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十九大會更高地舉起改革開放的旗幟,政府改革也會進一步加強。我相信,十九大後,國民經濟會比十八大更健康、更穩步、更提升;十九大後會出台更多惠民政策,人民生活會進一步提高。
主要建議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希望把改革同惠民政策結合起來,使改革為老百姓帶來更多利益,國家的主體是人民,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改革給大多數人帶來利益,人民參與改革熱情會高漲。
二、建議大力加強文化外交。當前,我國外交工作的道路越來越寬廣、越來越通暢,“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形成大外交的格局。要進一步放寬民間的文化交流政策,充分發揮社團優勢,開展民辦官助文化外交工作。
三、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方面要多下點兒功夫。理順民心,穩定管理社會,採取比較緩和而有力的措施。要研究新時期解決人民矛盾的方式方法,平民心順民意,不是光靠政府解決,要重視道德教育,道德有維系國家發展的力量,要多投入力量,從孩子抓起,道德教育應該納入文化建設的范疇,文化部門要佔領道德建設的高地,建議國家建立“德藝雙馨”勛章,表彰有道德的優秀藝術家。
四、要重塑傳統文化,中華文化應是56個民族的文化。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提倡建立“新國學”,把古代的和現代的,本土的和外來的融合為一體,既有傳統的、又有時代的精神。在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注重吸收、融合外國進步的東西,做到“全面開放、篩選擇優、融合創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
五、建議要更加注重“文化力”的研究和推進,中華民族五千年積累了文化的力量,文化力滲透到社會每個角落,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所以中國對“文化力”最有話語權,中國共產黨應高舉“文化力”的旗幟。
六、建議中央對文化加大經費的支持,制定政策更加寬鬆。希望資金多用於文化人才的扶持與培養上。文化不能隻靠志願者,要靠千軍萬馬。十九大之後,“一帶一路”給文化發展帶來大機遇,是文化大顯身手的時候,希望國家多些投入。
上一篇: 老部長“建言十九大”(之三) |
下一篇: 文化部老年大學蓮花池社區合唱班召開“暢談”“建言”主題班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