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產業發展司
產業發展司
做好“融合”的大文章
發布時間:2015-12-31 15:07 來源: 編輯:產業發展司
信息來源: 2015-12-31
  來源自:光明日報    唐寧翔
  

    為貫徹《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充分發揮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在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中的獨特價值和功能,結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資源優勢和發展實際,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北京市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15—2020年)》,要做好“融合”的大文章。

  《行動計劃》的發布,是首都經濟進入新常態下調結構轉方式的創新之舉,不僅標志著首都文化創意產業朝著更具文化內涵、更具創意價值的方向發展,也預示著相關產業將積極植入文化元素,朝著更具特色、更具活力魅力、更具市場競爭力的道路加快邁進。可以預期,未來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將是增強實體經濟發展能量的內生動力和強大引擎。

  近年來,首都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不斷滲透融合到各產業各行業各門類之中,催生出特色餐飲、休閑商務、創意果園、趣味體育等諸多產業經營方式,而且引領並滋生出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養生等諸多新型業態,顯示了蓬勃朝氣和旺盛生命力。首都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更加劇了這一滲透融合態勢。在“雙輪驅動”戰略支撐下,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廣泛應用,加速了文化創意向市場轉化的進程。慕課、雲終端、眾籌、互聯網金融、車聯網等新興業態快速發展。

  目前,這些產業、行業在增加就業、引導創業和拉動經濟增長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全市軟件、網絡及計算機服務是對文化創意產業貢獻最大的領域,實現收入4587.7億元,佔行業37.1%﹔從業人員84.8萬人,佔全行業46.2%。2014年,全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創造增加值2062億元,增速達11.7%,位居國民經濟各行業前列。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2794.3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3.1%,支柱地位進一步鞏固。實踐證明,文化創意是實體經濟“活”的靈魂,要讓實體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必須更加注重創意和人力資源、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

  《行動計劃》提出,要全面激發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活力,大幅提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水平,鞏固強化文化創意產業支柱地位,通過融合發展增強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對首都經濟增長的先導性、關聯度和貢獻率。到2020年,基本形成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高水平、寬領域、深層次的融合發展格局:“培育一批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領軍人才、形成一批富於特色和影響力的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品牌、涌現一批擁有輻射力和帶動力的千億級航母企業、建成一批要素齊全、彼此滲透、相互支撐的產業融合示范區”,使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成為首都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引擎。

  在內容方面,《行動計劃》緊緊圍繞首都經濟轉型升級要求,緊緊圍繞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目標,緊緊圍繞積極釋放創意創造活力和解放發展生產力需要,提出十大融合發展行動:“文化創意產業提質行動、數字內容產業提速行動、旅游文化內涵開發行動、教育服務業態培育行動、體育產業空間拓展行動、城市文化品味提升行動、文化金融服務創新行動、商務服務業態優化行動、制造業產業鏈升級行動、現代農業創意增效行動”。

  為做好“融合”的大文章,結合首都資源稟賦優勢,突顯北京特色、差異發展,《行動計劃》在處理近期操作與遠期導向關系上,引領產業既要加強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又要緊密關注市場前沿動態變化,勇立潮頭,加強管理創新、經營創新、模式創新,以改革創新精神做產業開路先鋒。在處理融合發展與產業自身經營關系上,引領產業利用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靈魂”,增加附加值,促進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