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產業發展司
產業發展司
單霽翔:文創產品的開發不能人雲亦雲
發布時間:2017-03-07 15:20 來源: 編輯:產業發展司
信息來源: 2017-03-07
  來源於:中國經濟網
 

    據了解,截至2016年底,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共有9170種,在2016年為故宮帶來10億元左右收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認為,每個地方、每個博物館都有開發文創產業的潛力,不能人雲亦雲,更不能照抄照搬。

  現在的博物館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單霽翔說,大家認為博物館的主業應該是基礎文化傳播、保護和展示,而現在博物館去做文創了。但我認為,這兩項都是博物館的主業。博物館是非營利機構。在過去,博物館是把藏品保管放在第一位,研究放在第二位,宣傳放在第三位。但國際博物館界在經過幾十年的逐步調整後,對博物館的職能次序也進行了一些調整,現在,博物館的主要職能,教育放在第一位。教育是要走進人們生活的,所以包括數字技術展示、藏品的創意展示應用等,都是教育的組成部分。事實證明,這些文創產品對於故宮的文化影響力、文化傳播力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單霽翔認為,對於文化創意產品,各地都有很大的提升潛力,關鍵就看能不能做到四點。首先,開發文創產業,首先是要研究人們的生活,研究人們在生活中需要什麼樣的文化,還要研究今天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要結合大家的生活特點和生活需求來研究到底什麼樣的產品適應大家的生活、文化模式和接收方式。第二,各地的博物館要深入挖掘自己的文化資源,把自己的文化資源吃透,凝練成“我有他無”的文化創意產品,這樣,文創產品才有生命力。第三,要追蹤科技前沿,要用新的技術來研發、新的技術來生產、新的技術來營銷。最後,文創產品一定要注重品質。博物館也好,一個地區也好,在今時今日要傳播文化,一定要以品質為上,一定要給大家好東西,這個和產品的價格貴賤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