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擴大開放需拓寬渠道
發布時間:2017-03-21 15:58
來源:
編輯:產業發展司
信息來源: 2017-03-21
來源於:國際商報
3月17日,迎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三周年。三年來,我國文化貿易在《意見》所提出的“把中國特色優秀文化推向世界”的征途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前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年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培育文化產業,加強文化市場監管,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事實上,文化外交確已成為我國繼經濟外交、政治外交之後的又一大亮點,更為促進包括文化產業在內的貿易發展提亮增色。商務部3月9日例行新聞發布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對外文化貿易和投資增長迅速,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全年文化產業進出口總額885.2億美元,其中出口786.6億美元,實現順差688億美元﹔文化服務出口中的文化娛樂和廣告服務出口額54.3億美元,同比增長31.8%﹔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對外直接投資39.2億美元,同比增長188.3%。同時,對外文化貿易結構呈現出明顯的優化調整趨勢,文化內容、核心技術和標准出口比例大幅提高。文化貿易“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表示,文化貿易應順應2017年促進外貿繼續回穩向好的大勢,文化產業的結構調整應始終圍繞“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大型戰略展開,並用好即將設立的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等政策,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根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我國將落實和完善進出口政策,推動優進優出。同時大力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進一步放寬服務業等外資准入。地方政府可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制定出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此舉堪稱為新一輪招商引資的動員信號,而在用好外資的同時,下一步內資必將也可享受同樣的政策。對於文化產業而言,開放的門窗更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