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科技教育司
科技教育司
關注改革發展 推動轉型升級 ——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成果綜述
發布時間:2014-03-06 15:53 來源: 編輯:科技教育司
信息來源: 2014-03-06
 

關注改革發展 推動轉型升級
——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成果綜述

 

  本報記者 杜潔芳

  1225,按照慣例,上海市南京東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高仲康又該進行社區文化活動的月統計工作了。在以前,這項工作要花費他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而現在隻需輕點鼠標就可以輕鬆搞定,這是因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有了一套中央信息管理系統。

  中央信息管理系統是上海市文化活動中心以信息化管理為核心,通過構建活動人群系統,整合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及相關文化資源的管理系統,使上億人次的公眾從中受益,而這僅僅是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眾多成果惠及文化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

  關注文化改革發展難題

  為了促進科學技術在文化領域的廣泛應用,2009年,文化部設立科技創新項目,以鼓勵運用科技創新服務文化建設。科技創新項目解決了文化領域一些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促進了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發展。不過,囿於經費、人才等因素制約,無法支撐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引領性的重大科技問題研究。

  在財政部大力支持下,文化部組織實施的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2010年正式啟動。該計劃旨在面向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需求,開展文化科技基礎性研究和高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研究,重點解決一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引領性的重大文化科技問題。

  已經通過專家驗收的諸多項目中,城市公共文化移動服務集成平台便是利用科技手段解決文化實際工作困難的典型項目。針對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上海圖書館近年來陸續推出以短信平台、手機網站、智能手機客戶端為內容的手機圖書館和電子書外借服務,為讀者消除了不少借閱困擾,提供了閱讀便利。但是從手機圖書館移動應用服務的大框架來看,還存在架構較為復雜、標准繁多、對傳統業務管理流程存在沖擊等缺點。據上海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館借助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專門建設了移動圖書館的服務支撐平台,其主要職能是對前台各類移動終端統一數據接口,同時整合後台需要與移動應用打交道的各個應用系統的數據內容。“這樣的架構屏蔽了信息交互的復雜性,提高了標准化程度,加快了開發進度,也提高了移動應用的移定性與可管理能力等。”這位負責人說。

  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響應

  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啟動以來,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與積極響應。4年來,全國27個省區市的數百個單位報送的選題建議達775項,涉及樂器改革、工藝美術、舞台科技、社會文化、圖書館建設與服務、博物館建設與服務、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市場、文化產業、藝術教育等文化各個領域,基本實現了文化工作的全覆蓋。

  經過專家評審,共有52個項目獲得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立項,涵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各個方面,既包括利用現代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整體提升的“基於三網融合的公共文化傳播新模式研究與示范”“公共文化服務與交流中移動技術應用模式研究”等項目,又有著力提升文化裝備國產化水平和技術含量、解決技術共享問題的“基於綠色光源的舞台功能燈具研究與示范應用”“動漫游戲產業公共服務平台技術支撐體系研究”等。

  為了使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實施能真正落到實處,解決文化發展實際困難,文化部在項目申報上進行改進與創新,採取先不設門檻面向社會征集項目選題建議,再組織專家對申報內容進行論證、整合和重新設計,然後開展正式評審的辦法。這樣既回應了實際需求,又加強了頂層設計,優化科研布局,從制度上保障了立項項目的質量。

  不僅如此,這些經過專家整合設計再面向社會公布的選題,還進一步明確了各個項目研發的重點內容,就實施主體特別提出要求,鼓勵產學研單位聯合申報,並要求申報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原始技術研發,也要注重集成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如此一來,進一步激發了各類文化科技研發機構,尤其是文化科技企業的參與熱情。項目申報期間,經常出現一個項目10多家單位競爭的情況,同時吸引了全國上千名文化科技工作者參與研發,並帶動社會各方面投入文化科技研發資金上億元。

  推動文化建設轉型升級

  經過為期兩年至三年的研發周期,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已經步入收獲期。目前,已有7個項目順利通過文化部組織的專家驗收。其中,“上海市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項目”等項目的實施,推動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的升級﹔“S系列大型數字調音台”“文化產業統計口徑平台建設”等項目,為提高文化裝備的國產化水平以及科學把握文化產業發展趨勢提供了全局性的數據參考,並為政府主管部門的決策提供了相關依據,有力地推動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實施4年來,已經在文化系統引起廣泛關注,對於調動文化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凝聚社會力量、解決實際工作難題、推動文化科技創新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姜念雲認為,這種重要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盡管目前經費不多,對立項項目隻能提供補助性經費支持,但對於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集聚和吸引社會各方相關科技資源、圍繞文化行業發展對科學技術的需求進行創新、促進先進技術向文化領域轉移應用、推動文化行業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的導向性作用。其次,提升計劃組織實施採用的項目申報征集、評審立項方式,既系統地考慮了實際需求、加強了頂層設計和規劃,又可以充分發揮具有競爭能力的申報單位的作用和優勢,對於更好地提升政府經費的使用效率,在更大程度上滿足文化行業對科技進步的重大需求,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