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游廳(局),文化和旅游部參與共建有關藝術院校,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文部、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宣文部、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駐台北辦事處,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中國駐洛杉磯旅游辦事處、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
現將第12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入圍名單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做好相關院校參加現場展示活動的籌備組織工作。現場展演期間有關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項,近期將在文化和旅游部官網(工作動態-科技教育司或信息發布-專項工作-全國青少年藝術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和本次活動報名平台(http://zy.zjcm.edu.cn)發布,請各省及時關注並通知到相關院校。
附件:第12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入圍名單
第12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組委會
2019年7月5日
附件
第12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入圍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
中國古典舞 |
方媛 |
水墨語 |
中央民族大學 舞蹈學院 |
中國古典舞 |
金瀟宇 |
擷雲繡錦 |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 |
|
中國古典舞 |
彭凡睿 |
明日之後 |
中央民族大學 舞蹈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王藝霏 |
雲跡 |
中央民族大學 舞蹈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李美靜 |
春之萌 |
中央民族大學 舞蹈學院 |
|
群舞 |
孔令潔等 |
谷雨 |
中央民族大學 舞蹈學院 |
|
群舞 |
周雨瀟等 |
額爾古納河 |
中央民族大學 舞蹈學院 |
|
群舞 |
周昱岐等 |
髯風 |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 |
|
精品課 |
崔月梅 |
朝鮮族舞蹈課(古格裡長短部分) |
中央民族大學 舞蹈學院 |
|
論文 |
姚遠 |
中國古典舞“舞武融合”課程構建方法探析 |
首都體育學院 |
|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精品課 |
王鴻昀 栗 燁 |
津沽秧歌課 |
天津音樂學院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 |
中國古典舞 |
劉子鳴 |
施琅 |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秦鑫 |
山水風流 |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 |
|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南丁 |
新帽子 |
內蒙古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查蘇娜 |
翔雲間 |
內蒙古藝術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姜雨彤 |
呼勒吶(等候) |
內蒙古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 |
|
群舞 |
阿藝琦等 |
博克夢 |
內蒙古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 |
|
精品課 |
張永勝、李欣、烏琳 |
蒙古族舞蹈技能課(男班) |
內蒙古藝術學院 |
|
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 |
中國古典舞 |
孫詩楊 |
醉鼓 |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中國古典舞 |
李連椹 |
角兒 |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
中國古典舞 |
趙雙 |
梅落深幾許 |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李嘉悅 |
姥姥家的味道 |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
芭蕾舞 |
解明陽 |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
群舞 |
叢羽璇等 |
魯藝芳華 |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 |
|
精品課 |
郝思蕊 戰 揚 |
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課(中班) |
沈陽音樂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 |
中國古典舞 |
楊雪 |
清平樂﹒春歸何處 |
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李智賢 |
承禮散調 |
延邊藝術學校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趙焱 |
額吉 |
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
|
群舞 |
陳俏含等 |
絹兒 |
吉林藝術學院附屬中等專業學校 |
|
精品課 |
謝飛、何華銘、姚磊 |
群舞編導技法課 |
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
|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張曦彤 |
一抹紅 |
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 |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
國際標准舞 |
夏佳 毅凡 |
囚歌 |
上海體育學院 |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 |
中國古典舞 |
王羽軒 |
銅雀女 |
江蘇省戲劇學校 |
中國古典舞 |
柴澤昂 |
梨園一生 |
無錫文化藝術學校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李思涵 |
羽化靈蛇 |
無錫文化藝術學校 |
|
群舞 |
蔡一凡等 |
禮贊蒼穹 |
無錫文化藝術學校 |
|
精品課 |
錢莉娜 趙祎涵 |
海安花鼓課 |
無錫文化藝術學校 |
|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 |
中國古典舞 |
婁瑜桐 |
青青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
中國古典舞 |
徐嘉悅 |
丫鬟 |
杭州藝術學校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歐貝兒 |
三月春來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金成柯 |
熱土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
|
群舞 |
杜婉琳等 |
西施別越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
|
群舞 |
陳芊妤等 |
西泠印象 |
杭州藝術學校 |
|
精品課 |
朱婷、孫天添、周璐 |
景寧畬族舞蹈風格課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
|
論文 |
莫非 |
新時期藝術類高職院校舞蹈理論教學改革探尋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
|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
群舞 |
曹相緣等 |
渡江 |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 |
群舞 |
陳彥茜等 |
水 |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 |
群舞 |
林英樞等 |
望鄉人 |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 |
|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 |
群舞 |
曾磊鑫等 |
追儺 |
江西藝術職業學院 |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
群舞 |
孔宇等 |
父親的背影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舞蹈學院 |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 |
中國古典舞 |
盧翔宇 |
無象 |
武漢音樂學院 |
中國古典舞 |
張越 |
錦瑟 |
武漢音樂學院 |
|
中國古典舞 |
彭彬彬 |
湘江北去 |
湖北藝術職業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吳智瑩 |
哭嫁 |
武漢音樂學院 |
|
群舞 |
白帆等 |
龍騰連廂 |
武漢音樂學院 |
|
精品課 |
柳雅青、王莉、李康寧 |
土家族民間舞蹈課(滾龍連廂) |
武漢音樂學院 |
|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
中國古典舞 |
李妍郡 |
紅玉丹心 |
深圳藝術學校 |
中國古典舞 |
張智豪(中國香港) |
原上 |
深圳藝術學校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許周閩 |
呢喃 |
星海音樂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楊思瑩 |
銀月亮 |
深圳藝術學校 |
|
芭蕾舞 |
楊己沖 陳韻詩 |
You Will Return |
廣州市藝術學校 |
|
群舞 |
陳錦椿等 |
繡影疊香 |
廣州市藝術學校 |
|
群舞 |
趙姿怡等 |
儺焰 |
廣東舞蹈學校 |
|
精品課 |
羅俊、方玉欣、王皓婧 |
印度古典舞基本訓練課 |
廣東舞蹈學校 |
|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 |
群舞 |
陳芳卓等 |
鷺之路 |
海南大學 |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伊萬(印度尼西亞) |
巴郎 |
廣西師范大學 |
論文 |
付宜玲 |
生態文明語境下舞蹈美育(文化)交互模式研究—以中國邊境民族地區高校為例 |
廣西大學 |
|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 |
群舞 |
李子玉等 |
卡布﹒擂茶 |
重慶文理學院 |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 |
群舞 |
楊慶超等 |
天鼓 |
四川師范大學 |
群舞 |
柏婷等 |
女兒繡 |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
|
群舞 |
韓佳貝等 |
花兒十八 |
四川師范大學 |
|
精品課 |
常晴、周蘭、李崇敏 |
舞蹈傳習課(川劇表演功法) |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
|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 |
精品課 |
澤吉 德青措 |
藏族熱巴舞課 |
西藏大學 |
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 |
群舞 |
朱珠等 |
盼 |
陝西藝術職業學院 |
論文 |
李穎 |
從壁畫到舞台:敦煌舞的形態溯源與再造 |
西安音樂學院 |
|
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 |
精品課 |
李倩、黎明東、李琦 |
敦煌舞形象塑造組合課 |
西北民族大學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米熱阿迪力﹒哈力米江 |
游祥 |
新疆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孜拉來﹒畢斯爾 |
藍之韻 |
新疆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鄭雨軒 |
月影嫣然 |
新疆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 |
|
群舞 |
比拉力﹒艾山等 |
動感﹒納茲庫姆 |
新疆藝術學院 |
|
論文 |
謝雯雯 |
新疆文化產業發展與高校舞蹈學專業建設改革分析研究 |
新疆藝術學院 |
|
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宣文部 |
中國古典舞 |
王偉權(中國香港) |
戎馬﹒戰沙場 |
小水點舞蹈團 |
中央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宣文部 |
群舞 |
吳雅婷等(中國澳門) |
歷史的深處 |
澳門坊眾學校 |
群舞 |
余泳儀等(中國澳門) |
天浴 |
澳門濠江中學 |
|
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駐台北辦事處 |
中國古典舞 |
陳乃綺(中國台灣) |
袖舞翩翩 |
採逸舞蹈藝術中心 |
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 |
中國古典舞 |
林怡萱(新西蘭) |
蓮 |
新西蘭奧克蘭舞蹈學院 |
中國駐洛杉磯旅游辦事處 |
中國古典舞 |
李凌雲(美國) |
如煙 |
美國興堅舞蹈學校 |
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林家怡 (新加坡) |
海底美 |
新加坡城隍藝術學院 |
北京舞蹈學院 |
中國古典舞 |
王豪一 |
妙筆千山 |
北京舞蹈學院 |
中國古典舞 |
孫燦 |
唐印 |
北京舞蹈學院 |
|
中國古典舞 |
孫思遠 |
清風頌 |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
中國古典舞 |
楊春瑩 |
紅艷凝香 |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
中國古典舞 |
賴世賢(中國台灣) |
鼓樂伎伶 |
北京舞蹈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王雪柔 |
那年花開 |
北京舞蹈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呂科鏑 |
夢打令 |
北京舞蹈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陳碩累 |
風沙﹒綠草 |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
芭蕾舞 |
孫鵬翔 |
我夢我見 |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
芭蕾舞 |
徐文聖 周 月 |
鯨落 |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
芭蕾舞 |
裴維一 王語嫣 |
海之聲 |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
國際標准舞 |
周淳 朱彤 |
台海謠 |
北京舞蹈學院 |
|
國際標准舞 |
康 凱 田曦雅 |
游園驚夢 |
北京舞蹈學院 |
|
群舞 |
王雪柔等 |
玄音鼓舞 |
北京舞蹈學院 |
|
群舞 |
向卓楠等 |
醉春風 |
北京舞蹈學院 |
|
精品課 |
白濤、袁莉、楚希 |
漢族男女對舞表演性訓練課 |
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 |
|
精品課 |
趙喬 |
敦煌舞風格課 |
北京舞蹈學院 |
|
中央戲劇學院 |
精品課 |
黃偉 王露浠 |
中國古典舞身韻道具課(扇、劍) |
中央戲劇學院 |
上海戲劇學院 |
中國古典舞 |
王藝霖 |
良宵 |
上海戲劇學院 附屬舞蹈學校 |
中國古典舞 |
王奕婷 |
天涯共此時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中國古典舞 |
李澤昊 |
獅﹒父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中國古典舞 |
薛錦浩 |
狂歌行 |
上海戲劇學院 附屬舞蹈學校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李淼 |
美麗的阿依汗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鄒寒冰 |
馬幫少年 |
上海戲劇學院 附屬舞蹈學校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高騰 |
心中的嘉川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梁藝馨 |
牧民心歌 |
上海戲劇學院 附屬舞蹈學校 |
|
芭蕾舞 |
王雨菲 |
蔓延 |
上海戲劇學院 附屬舞蹈學校 |
|
芭蕾舞 |
向珂萱 |
永不休止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芭蕾舞 |
何穎 |
On the Way |
上海戲劇學院 附屬舞蹈學校 |
|
芭蕾舞 |
張鈞重 |
佐佑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芭蕾舞 |
張栩豪 |
月亮河 |
上海戲劇學院 附屬舞蹈學校 |
|
芭蕾舞 |
張瀚澤 |
荼燼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芭蕾舞 |
羅婧菲 |
佐佑 |
上海戲劇學院 附屬舞蹈學校 |
|
芭蕾舞 |
徐添如 |
無言的詩篇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國際標准舞 |
王昊陽 陳芯怡 |
閃閃發光的海洋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國際標准舞 |
喬 喬 高嘉怡 |
今日昔日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群舞 |
譚詩琦等 |
茉莉芬芳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論文 |
劉少博 |
國際標准舞藝術功能變遷淺析 |
上海戲劇學院 舞蹈學院 |
|
南京藝術學院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孟倩 |
滇南映少 |
南京藝術學院 |
國際標准舞 |
貝凌風 王 菲 |
賦問 |
南京藝術學院 |
|
群舞 |
趙乃萱等 |
月亮灣彎 |
南京藝術學院 |
|
精品課 |
郭羅樂 關健 |
朝鮮族舞蹈身體形態訓練課 |
南京藝術學院 |
|
論文 |
葉笛 |
創傷敘事視角下的“南京大屠殺”題材舞劇創作探析 |
南京藝術學院 |
|
論文 |
夏靜 |
公共文化場域中的視覺搏弈 |
南京藝術學院 |
|
廣西藝術學院 |
群舞 |
湯偉鵬等 |
雨歇 |
廣西藝術學院 |
群舞 |
潘寶茹等(越南、泰國) |
《阿乜啊海》 |
廣西藝術學院 |
|
山東藝術學院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趙宇杰 |
扶犁晚歌 |
山東藝術學院 |
群舞 |
孫淳等 |
移山 |
山東藝術學院 |
|
浙江音樂學院 |
中國古典舞 |
江祈安 |
寒依疏影 |
浙江音樂學院 |
中國古典舞 |
胡凌峰 |
枯筆 |
浙江音樂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阮欣怡 |
一條大河 |
浙江音樂學院 |
|
中國民族 民間舞 |
李婉欣 |
心月 |
浙江音樂學院 |
|
芭蕾舞 |
孫傲 |
哀嘆 |
浙江音樂學院 |
|
芭蕾舞 |
李辰晨 |
Nice to Meet Me |
浙江音樂學院 |
|
芭蕾舞 |
郭安洋 |
離開的水 留下了煙 |
浙江音樂學院 |
|
群舞 |
孫露怡等 |
碇步橋水清悠悠 |
浙江音樂學院 |
|
群舞 |
孫露怡等 |
彷徨 |
浙江音樂學院 |
|
論文 |
李佳 |
六朝時期吳地清商樂舞史探一一以《白纻》《前溪》為例 |
浙江音樂學院 |
|
論文 |
黃德俊 |
借鑒與融合:太極之於現代舞訓練的再探索 |
浙江音樂學院 |
注:根據遴選專家建議,南京藝術學院入圍的劇目《素﹒渡凡塵》名稱改為《滇南映少》、北京舞蹈學院入圍的劇目《覓殤》名稱改為《那年花開》、上海戲劇學院入圍的劇目《梵塵漣夢》名稱改為《心中的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