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榮獲文化部“首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的《五女拜壽》在杭州拉開全國巡演帷幕,當晚的演出堪謂一票難求,彷佛又回到了越劇最輝煌的時代,也為這部戲的全國巡演敲響了開場鑼。
《五女拜壽》是已故著名劇作家顧錫東先生創作的劇目,是一部難得的“群戲”,戲中出現了五生五旦和兩對老生老旦,行當齊全,流派紛呈、女子越劇的聲腔魅力盡攬。上個世紀80年代,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拍攝的同名戲曲影片紅遍大江南北,舞台劇更是久演不衰。《五女拜壽》的魅力不僅在於眾多流派聚集,更在於對世情人性的逼真描摹。該劇弘揚了“百敬孝為先”的中華傳統美德,提倡真摯的親情、愛情,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奠基力作《五女拜壽》迄今已在國內外上演500余場,演員陣容也更替了幾代人。這次巡演,除了董柯娣和徐愛武還扮演著老爺、夫人外,其它演員已非昨日面孔。但是,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嚴謹的舞台作風使得這台精品力作20年後仍得以完美體現,每位演員亮相,每場戲的重點唱段都能贏得 “碰頭彩”,整場演出掌聲不絕。
8月18日,《五女拜壽》登陸福州大劇院。每位演職員不敢有絲毫鬆懈。大幕打開,鮮亮的壽堂、喜慶的旋律一下子把現場觀眾帶入了特定的“戲氛”中,隨著情節展開,演員們表演精湛,音樂唱腔絲絲入扣,新老觀眾們情隨戲動,或喜或悲,台上台下彼此感動,演出結束後觀眾久久不願意離去。
8月20日,《五女拜壽》唱響湖南大劇院,引來了不少年輕觀眾,這正是該劇老少皆宜的魅力所在。為了此次全國巡演,“小百花” 重新制作了布景、服裝、道具,在保留了原版的精華外,更添加的時尚和精致元素,這一點長沙的觀眾敏銳地發現了。有觀眾評價“金嗓子”董柯娣聲震林木響遏行雲,這既對一位演員的評價,也是對演出團隊合作的褒獎。
8月22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來到了武漢。大約從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越劇已經在這個城市傳播滲透,越劇氛圍分外濃厚。至今武漢還擁有數個業余越劇團,武漢各大高校越劇社也非常活躍,江城的越劇戲迷熱情更是一如既往。當晚,《五女拜壽》亮相“長江日報之夜”,引來了越劇戲迷的熱切追捧,對舞台上至真至誠的演出報以如潮般的掌聲,幾乎掀翻了武漢劇院。有很多80後、90後的學生、年輕的越迷朋友們穿著端庄得體的服裝來觀看演出。謝幕時演員返場達40多分鐘,真正成了不眠之夜。他們說:越劇是高雅的、優美的,給人溫情的藝術享受。《五女拜壽》對中國傳統美德的贊頌則是現代人應該思考的一個話題。
8月23日晚,《五女拜壽》在江西南昌藝術劇院拉開帷幕,現場滿滿的觀眾印證了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和《五女拜壽》在全國各地的號召力。盡管,大部分觀眾對《五女拜壽》的情節已耳熟能詳,但劇中主人公楊繼康遭陷害後嘗盡世態炎涼的故事還是震撼了每位觀眾。孝順雖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很多東西都被人們淡忘了。《五女拜壽》以越劇的形式給了當今社會以警示。觀眾紛紛表示,他們不僅觀看了一場美輪美奐的演出,更從中明白了些許人生哲理。
接下來,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五女拜壽》還將前往江蘇南通、寧波、紹興等地巡演,盡管兩天換一個演出點的日程非常緊張,但演員們依舊情緒飽滿。因為,蘊含著中華美德的《五女拜壽》在帶給觀眾喜悅的同時,也淨化著每位參演者的心靈。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