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湖北政協委員沈虹光、沈海寧、傅中望: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美國紐約和歐洲各國播出,影響非凡。湖北省“俄羅斯中國年湖北周”“挪威湖北周”“武漢雜技歐美行”等活動中,大都以文化藝術唱主角,收獲的是湖北整體形象、世界認知度,以及文化的自信和長遠的影響力。這是通過其他手段無法企及的文化實力的展現。
政府對“走出去”從政策、資金保障、優惠獎勵上,應有更大傾斜。應乘勢而上,加大湖北文化品牌的打造,積極鼓勵文化“走出去”。
浙江政協委員張美鳳、鄭勇軍:新興戰略產業需要強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撐。在海外任教的浙江教師就是可以為我所用的資源。海外浙師是政府下一步要凝聚的力量。他們不一定是全職回國,也可以是短期的。任教或者科研,將為政府發揮出智囊團的作用。
在國外,大學教授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好的大學基本能包攬五大洲的人才。現在,在國際上引進博士生,也是高校的目標。
海南政協委員畢華、王茀躍、房方、邢福孝: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應合理利用岸線資源,規劃建設環海南島黃金海岸旅游長廊﹔盡快申請國家立項“光伏島”,創建國際低碳旅游標志﹔用法律手段消除旅游“零負團費”頑疾,重振海南旅游形象。
建議海南省政府把海外華文教育專項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設立專項資金,以保證海外華文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支持“五僑”部門“走出去”。
重慶政協委員常亮:要打造國際化城市,就需要提升城市的配套設施建設。建議在重慶市兩江新區或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建立一個國際街區,借用香港的發展模式,從路牌指示到商務、生活交流都使用中英文雙語,使之成為一個小型的國際村。在此工作的保安、導購、醫生等人員需掌握基本的英文交流能力,而一些商務文件、政府公文等都應實現“雙語化”,從而營造良好的國際化氛圍。
建議政府通過設立地方性獎學金、減免學費、簡化辦理簽證手續等方式,鼓勵更多外國留學生來重慶交流深造。
廣東政協委員羅君美:建議利用粵港兩地專業人才引進世界高尖專業技術。廣東之所以能成為今日的經濟大省,離不開人才所做的貢獻。香港人才大多擁有豐富的國外工作經驗,如果這些國際人才能夠進入廣東,粵港兩地人才交融,一定能為廣東發展帶來新鮮血液。
北京政協委員籍之偉:公辦中學不應舉辦國際班,這是對公共資源的不合理佔用。北京地區的優質中學資源不是過剩,而是緊缺。公辦學校的資金來自政府,是全體納稅人的付出,任務是完成正常的中學教學計劃。除非學校是培養公派留學生,否則不應舉辦國際班。學生國外求學的需求,應由民辦教育機構承擔。
上海政協委員屠海鳴:在上海迪士尼項目中,中美股份分別為57%和43%,這個比例與香港迪士尼樂園雙方的股份比例相同。建議上海相關部門早做准備、早做防范,盡可能降低上海迪士尼經營風險。
首先,應該吸取香港迪士尼的教訓,盡可能介入迪士尼酒店、迪士尼頻道、迪士尼英語教育等高利潤的附屬經營項目,參與利潤分成。其次,要多渠道開發客源市場。考慮到票價等因素,上海迪士尼樂園不能隻依靠長三角市場,還要開拓全國市場,更需要開拓東南亞市場。上海迪士尼要融入中國特色、上海特點,在上海迪士尼的設計、建設和運營中,不能拘泥於“純正的美國文化”,而要與中國游客的需求、中國文化、海派風格結合起來,使之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並能迎合市場的需求。
湖南政協委員陳貌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參與爭奪蚩尤文化品牌的,國內有江西萍鄉、貴州凱裡、山東陽谷、河南新鄭、河北涿鹿,國際上有韓國、日本。據傳韓國已在運作將初祖蚩尤作為世界非遺申報。為尊重歷史,搶救、保護初祖蚩尤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維護苗瑤諸族文化認同心理中的祖山聖地,已成為當代湖南人緊迫而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支持將大熊山林場定名為蚩尤鄉,並在其境內規劃建設“中華蚩尤文化園”,作為蚩尤文化標志載體和旅游龍頭景區,納入湖南旅游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