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藝術司
藝術司
在重大舞台上展現才華——《我們的旗幟》文學組成員創作談
發布時間:2011-07-26 12:13 來源: 編輯:藝術司
信息來源: 2011-07-26
    劉星(《我們的旗幟》文學組成員):

  幾年來,有幸作為主創人員參加黨和國家及軍隊的幾次重大的文藝活動,我體會到:從抗戰勝利60周年的《為了正義與和平》、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復興之路》到建黨90周年的《我們的旗幟》,可以說一直保持著強勢的敘事姿態,一直保持著一腔深情和無限忠誠,讓我感受到使命的神聖和付出的光榮。

  每一次黨和國家的重大文藝活動,都承載著一個光榮歷史的重述,而作為創作人員特別是主創人員,你的思維必須走進歷史,深情擁抱歷史,在歷史裡尋找火種,讓光芒照進今天。在學習歷史中接受歷史,在重述歷史中享受歷史給我們帶來的震蕩。我是去年四月份開始加入這個晚會的創作的,從晚會名稱的確定、主題的產生、段落的劃分到節目的順序,歷時一年多的創作歷程,是艱辛的但是也是幸福的。

  這些年來,我有一個體會:能在重大的舞台上展現才華是很幸福的事。90年的歷史長河,中國共產黨盡展風採,給歷史留下一條光輝的足跡,也為文藝工作者搭建了一個廣闊的舞台,讓我們盡展才華。旗幟下我們相約,建黨100年,我們再來……

   朱海(《我們的旗幟》文學組成員):

  今年我參與了13台晚會制作,《我們的旗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台晚會。

  在這台節目中我感覺收獲很大。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考慮到以往的晚會形成了一定的慣性思維,很難跳脫出來。這台晚會卻既表達了民意,又寫出了黨聲。

  另外,我想說建黨100周年還有10年就要到了,到時我們的晚會該如何表現成就與輝煌?在敘事方式上能不能進一步改變,流露更多的青春氣息?《我們的旗幟》做出了探索。在這台晚會中,革命歌曲給觀眾極大的鼓舞,反映當下現實的歌曲則顯得稍弱。我個人覺得,藝術家要出“新”,而不是總走“老”路。在建黨100年大慶時,我們希望晚會有一種青春的展示,但“青春”不是指要像唱卡拉0K那樣,而是重在呈現良好精神狀態,美好形象,尤其是在理想的追求上下功夫。

  我認為《我們的旗幟》的情感描述和刻畫很成功,細膩表現了人民和黨之間的情感。每一個歷史節點都重在情感的表達,而且舞台上一切手段為的都是情感的營造。我在創作詩朗誦《脊梁》時,沒有被規定必須一定要怎樣寫,給了創作自由。這就讓我們創作者能夠更好地從老百姓角度,運用當下的語言,描寫當下的人物,找到重大事件的藝術出發點進行描述,從而表達老百姓的心聲。

  所以我認為,在這台晚會上我學到了很多。首先就是它用情感抓住人心,而不是用歷史去抓情感,這非常值得稱道。其次,晚會所有演員的精神狀態非常好,導演在組織動員、在節目溝通上做得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