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9月17日至18日,作為國家話劇院參加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的壓軸大戲,音樂話劇《肖邦》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上演,深情“演奏”波蘭音樂大師肖邦生命的樂章。
話劇《肖邦》截取了肖邦生命歷程與創作歷程中幾個面臨抉擇的主要事件,試圖展示出一個全面而真實的肖邦。兩個多小時的演出再現了肖邦偉大的音樂和傳奇般的戀情。對肖邦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一一出現,如著名鋼琴家李斯特、法國浪漫派女作家喬治﹒桑,以及肖邦的老師艾士勒。整部話劇沉浸在肖邦矛盾的精神世界和優美的音樂中,悲劇的震撼力直指人心。
2010年,為紀念肖邦誕辰200周年,國家話劇院制作了音樂話劇《肖邦》,以音樂和戲劇相結合的形式,試圖展示一個內心復雜、糾結的肖邦。該劇曾經作為“2010國話春季演出季”壓軸大戲在京首演。
該劇導演、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王曉鷹表示:“《肖邦》採用‘音樂話劇’的方式幾乎是唯一選擇,因為音樂既是肖邦的生命蘊涵也是肖邦的生命張揚。肖邦的音樂就是肖邦的生命表達。對肖邦的塑造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他的人物塑造,一部分是彈曲子的情節。這時我們會請鋼琴家來彈,叫‘音樂肖邦’。”
波蘭鋼琴天才少年尼科德姆﹒沃伊切霍夫斯基扮演“音樂肖邦”,在戲中彈奏多部肖邦代表性作品。於洋扮演的“肖邦”在表演上突出表現出了肖邦的矛盾性,也將其在音樂中的天才表現與生活中的脆弱無助表現得淋漓盡致。扮演喬治﹒桑的青年演員江佳奇表示,為了找到這位閱歷豐富、特立獨行的女作家的狀態,台下的排練異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