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文化報記者高昌報道:12月14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該院舞蹈研究所承辦,中國舞蹈家協會和北京舞蹈學院協辦的“三十而立 繼往開來——中國舞蹈研究生教育30周年紀念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王能憲、田黎明、李續、呂藝生、費維耀、王克芬、王豐、馬盛德、馮雙白、羅斌、歐建平等和來自北京、上海、南京、福州、昆明、濟南、鄭州、開封、沈陽、長春、烏魯木齊等地的舞蹈院校、研究生教育機構的負責人和師生們參加了紀念和研討活動。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王能憲代表院長王文章向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和舞蹈研究所在培養舞蹈高端人才方面取得的輝煌業績表示熱烈祝賀,向吳曉邦、董錫玖、孫景琛、王克芬、劉恩伯、郭明達、劉駿驤、隆蔭培、徐爾充等老一輩舞蹈研究家們表示由衷的謝意和敬意,並熱情勉勵正處事業巔峰期的中青年舞蹈學者們再接再厲,為國家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作為舞蹈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長、“舞蹈生態學”的創始人,資華筠先生因病未到場,她在委托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歐建平宣讀的書面發言中說,一門學科的成熟,在於把握其內在規律性,要探索一門學科內在規律性和廣闊的未知世界,必須要有接受高端教育的專業人才的長期共同努力。這正是舞蹈學需要研究生乃至博士生的原因。她認為在舞蹈教學中要擺正學問與學位的本末關系,要鑄煉學風與人品,更要教學相長,並始終相信“學生比天大”的教育信念和學無止境的古訓。中國舞蹈家協會黨組書記兼駐會副主席馮雙白,是從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走出的第一批研究生之一,他引述了唐太宗的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認為回顧中國舞蹈研究生教育30年的歷程,有許多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和思考。他深情地殷殷叮囑:“靜下來,思考一下。”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歐建平介紹,作為中國最早設立舞蹈碩士學位的教學機構之一,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與舞蹈研究所攜手,30年來為內地及香港特區的舞蹈與文化界,培養了134位高端人才,同時研究院還招收過6位內地和香港的訪問學者,並以一年制的“脫產研究生課程班”和兩年制的“集中研究生課程班”等,為全國舞蹈教育、創作和管理機構培訓了340名人才。
目前,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等院校都已建立了碩士點,其中的北京舞蹈學院正與北京大學聯合培養“藝術學”博士研究生,首都師范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正以“音樂學”學科培養博士研究生。迄今為止,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的舞蹈學系是全國唯一的舞蹈博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