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崔偉
寫當代生活和平凡人物,體現精神的不凡和生動,最大限度地豐富表現力、增強感染力,煥發出時代氣息
以近年來出現的優秀作品《西京故事》、《十二月等郎》、《村官李天成》、《花兒聲聲》等為標志,戲曲現代戲創作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其突出表現是一批作品反映當代生活和生活中的普通人,用情感溫暖人心,以性格中迸發出的質朴、真誠奏響了當前現代戲舞台的主旋律。它們贏得了觀眾的歡迎,也使現代戲當之無愧地成為支撐戲劇舞台的重要力量。
應當肯定的是,當前戲曲現代戲創作,無論內容還是創作風格與藝術手法,都已大大突破了以往的創作面貌,突出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通過對人物真實生活的描寫和精神內質的體現,彰顯鮮明的時代性
富含濃郁的時代特色和一種激蕩人心的質朴力量,是當前優秀現代戲的共同特點。近年出現的優秀現代戲,都在廣大觀眾心中燃起了激情之火、理想之火,使人們通過看戲,對劇中表現的當代人物的精神世界產生理解,對他們的情感世界產生共鳴。
這要歸功於創作者對劇中人物精神的時代性的本質把握。許多成功作品將人物行為的時代特征與他們理想信念的先進性很好地結合起來。盡管劇中人並非都是通常意義上的模范、干部,一些人隻是新時期涌現出的能人和普通人,但他們的一個共性是對生活充滿熱愛,身上具有當代人所最為珍貴的熱愛生活的質朴情懷與樂觀向上的精神品質。不僅有《村官李天成》中基層干部李天成這樣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識上與時俱進,行為上身體力行,為人民群眾真誠奉獻,從而贏得群眾的擁護、樹立了黨的威信的基層“小官”,更有《西京故事》、《十二月等郎》等反映從農村走到城市的農民或農民留守妻子等“小人物”的心靈、性格、情感經過生活的淘洗和熔煉,由困惑、苦痛到人生理想、性格信念、親情友情更加深沉執著的朴實深刻之作。這些優秀作品之所以真實感人,還因為不回避疑惑、阻力和生活中的矛盾,直面生活環境,真實展示劇中人用理想與信念戰勝各種干擾的真實過程,凸顯人物為國家、人民和集體奉獻犧牲的真實心理基礎,因而作品可信,能夠感染人、打動人。
重視內心世界的細致開掘,在平凡朴實中升華精神的生動與不凡
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現代戲作品不同,今天這類作品所塑造的人物更多地體現了基層和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的精神世界的真實感人和對人生價值的堅守,從而體現時代的風貌。這對戲劇人物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京故事》、《花兒聲聲》、《十二月等郎》等作品,之所以獲得觀眾喜愛,產生撞擊人心的力量,關鍵是創作者追求在平凡小事中用真實情感、細膩筆觸、生動行為、傳神語言,寫出人物對生活、工作、故土、親人的淳朴真情、熾熱感情和平凡豪情。應當看到這些作品擅長通過劇中人看似平凡甚至瑣碎繁雜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情感的流露,產生濃郁鮮活的藝術感染力,迸射出精神的光芒和感人的力量。
追求人物性格的個性化、平民化、生活化是這類作品成功的基礎。當前現代戲中的人物越來越追求寫出平凡人的血肉和個性,不避性格的缺點、生活的弱點,創作者將人物的喜怒哀樂和心理發展過程進行細致入微的真實展示,用常人之心、凡人之理揭示精神發展的歷程,從而寫出了人物真實可信的心理軌跡,在具有親和可信效果的展示過程中,水到渠成地完成了一個個鮮明形象由平凡走向不凡和“這一個”的藝術歷程。
創造性地調動表演藝術的魅力和劇種特點,為塑造鮮明形象搭建展示平台
為觀眾提供生動好看的舞台欣賞空間,是當前現代戲創作的一個鮮明特色和努力目標。戲是演給人看的。好的現代戲固然需要事件和人物的當代性,但若不注重發揮戲曲藝術的表現魅力,必然在可看性和表現力上難以出彩。近年來成功的現代戲,在這方面都有著可貴的突破。
許多作品注重創造受觀眾歡迎的藝術手段,力求最大限度地增強劇目的藝術性,創造生動的舞台形式,為塑造人物、凸顯演員、滿足觀眾搭造平台。盡管大家呈現的方式不同,但都堅守戲曲本體,努力追求和借助恰當的藝術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豐富表現力,增強感染力。如《西京故事》立足秦腔的特點,在故事敘述和人物塑造方面注重發揮戲曲敘事特長,同時又借鑒話劇藝術的全景展示手法,使全劇“點”鮮明、“面”開闊,最終使意韻、內涵得到了巨大的藝術升華。《花兒聲聲》充分把握戲曲舞台空間的靈活本質,發揮想象力、創造力,用流動性的舞台語匯,多空間、多支點地為展示人物的心理和營造戲劇環境提供了很好的視覺效果,讓觀眾貼近人物,獲得強烈的情感沖擊和審美滿足。當前許多成功現代戲注重運用戲曲化手法,又注重開掘人物情感和戲劇情節的放大空間,增強了劇目的藝術含量,也為觀眾更好地欣賞、體味人物的精神世界,架起了一座藝術的橋梁。
當然,戲曲現代戲創作在一些方面還可以改進提高,如題材選擇可以更加廣泛,應避免情節構筑形成某些套路,要強化作品好看精彩的表演片段和易於傳唱流傳的選段,等等。這些都是今後的創作和舞台實踐需要用力的地方。
(本文刊於2013年年10月15日,23版)
上一篇: 要童心,不要弱智化 |
下一篇: 把現實感受轉化為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