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美術獎﹒創作獎的評獎終評工作是展覽整體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全國美展應具有的權威性、導向性和示范性,既要通過高質量的參展作品來體現,更要通過獲獎作品來體現。”在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國美術獎﹒創作獎”的評選現場,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董偉表示。
11月14日、15日,來自全國各地、涵蓋各美術門類的43位評委齊聚北京,參與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國美術獎﹒創作獎”的評選工作。在中紀委駐文化部紀檢組監察局和中國文聯紀檢監察部門工作人員的現場監督下,本著“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評委們認真嚴格地履行評選程序,經過多輪熱烈討論和投票,最終從176件獲獎提名作品中評選出了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國美術獎﹒創作獎”的金獎、銀獎、銅獎以及優秀作品獎共計160件。這些作品將於12月15日正式亮相中國美術館的“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二屆中國美術獎﹒創作獎、獲獎提名作品展覽”,以呈現中國美術近五年來的發展面貌和時代特色。
確保質量 寧缺毋濫
在評選工作會議上,董偉首先回顧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並指出,這些重要論述是新時期指導文藝工作的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對美展的評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為此,他對本次評獎提出了兩點希望:第一,希望各位評委在評審過程中,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緊緊把握展覽的宗旨和主題,堅持嚴格的評獎標准,確保獲獎作品的質量和水平,寧缺毋濫﹔第二,全國美展的評獎工作備受社會各界矚目,希望並且相信所有的評委能夠堅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嚴格遵守評獎紀律,認真履行評獎程序,確保評獎工作的順利完成。他提出,在評獎過程中,要營造積極健康、寬鬆和諧的氛圍,充分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提倡不同觀點之間進行充分討論。
董偉表示,美術是國家文化建設總體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藝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自1949年以來,五年一屆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歷程,推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在引領美術思潮、繁榮美術創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它記錄並見證了新中國美術發展的歷程,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國家級美術展覽平台,對推動我國美術事業發展和文化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左中一也指出,評獎不隻是對作者創作水平的評價,更重要的是一種導向、示范,相當於樹標杆、立標尺,歷屆全國美展的獲獎作品都會對今後一段時間的美術創作、美術思潮產生相當的影響。因此,他希望評委們嚴格貫徹全國美展各項評選的規定,發揚美術界好的傳統,以作品的藝術水准論高下,不受作者地域、身份的影響,切實按規范按程序辦事,使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真正成為風清氣正、佳作輩出的盛會。
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介紹,全國美展13個展區幾乎涵蓋了當前所有美術門類,豐富多樣的美術作品呈現出繼承性、探索性、創新性的特點。對於一些質疑和批評意見,以及藝術創作存在的有“高原”沒“高峰”等問題,他表示都引起了自己深刻的反思。對於本屆評選,劉大為提出,更要履行好評委的權利和義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特別是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遵循藝術規律,堅持時代性、學術性、多元性、創新性,評選出一批高質量、關注生活、注重體現民族氣派和健康向上主旋律的作品,彰顯中國美術的特色優勢,並在世界美術發展格局中發揮積極作用,為傳承民族精神,建設和諧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呈現精品力作 引領美術創作
在整個評審過程中,評委們遵循評獎程序和規則,對參評作品反復研究,甚至充分討論,在展覽的宗旨和主題下堅持嚴格的評獎標准,從而對各展區推薦的金、銀、銅等獎項的作品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評判。最終,每件入選作品都得到了公正客觀的評判,保障了精品力作名至實歸,真正體現了“寧缺毋濫”。
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徐裡介紹,此次中國美術獎﹒創作獎評獎工作,堅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在總結了過去65年來評選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非常嚴謹的評選辦法和標准,來自全國各地的43位總評委都非常認真、負責、嚴謹,應該說,評選結果代表了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的學術性、權威性、導向性,是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等多方面的結合。希望通過五年的積累和本次展覽,把最優秀的作品、人才發掘出來,為國家的美術事業作儲備。
“全國美展的評選如何把五年來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選為獲獎作品,評委們肩負重要責任。本著高度負責的精神,在充分討論、深入觀摩作品、發表各種意見的基礎上投出的獲獎結果,大家還是很認可的。”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吳長江表示。同時,對今後的美術展覽評選汲取經驗、改進工作,吳長江也提出了思考,他認為今後如何改進和完善全國美展的評獎機制,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把優秀作品選入全國美展中來,需要進一步調研。“出好作品、推出更多的青年美術人才,是中國美協一貫的重要工作,我們要繼續加強力度,同時做好全國美展的調研、組織工作,使得在下一步的全國美展工作中,推出更多新的舉措,把全國美展辦成吸引全國美術家、推出精品力作的更大的平台。”
在評選工作結束後,文化部藝術司司長諸迪評價說,評委們在質量把關方面非常嚴格,既充分聽取了藝委會對於各個畫種最初的推薦意見,也讓終評評委的意見得到了充分的發表。“大家充分體現出對全國美展的高度重視,對評獎所產生的影響也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所以這次評獎工作進展順利,結果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諸迪表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我們的文藝工作應該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文化部作為全國美展的主辦機構之一,也希望通過全國美展的平台,把好作品呈現出來,引領當下的美術創作,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同時提升美術自身的創作水平、質量,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不斷涌現真正體現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優秀作品,這也是主辦全國美展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