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256期
發布時間:2014-04-18 15:00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4-04-18

改革發展動態

 

第256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2014年4月15

※要聞摘報※

劉奇葆:在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上走穩走快走好

4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座談會,強調要著眼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積極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強大傳播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努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他指出,要按照積極推進、科學發展、規范管理、確保導向的要求,以中央主要媒體為龍頭,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堅持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整合媒體資源,創新傳播方式,開創媒體融合發展新局面,開辟黨的新聞事業新天地。(來源:文化部網站415日訊)

※部委動態※

2014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申報啟動

財政部近日印發了《關於申報2014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明確九項重點支持內容:1.繼續支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培育骨干文化企業、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促進金融資本和文化資源對接、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和文化傳播體系建設、推動文化企業走出去等六大方向﹔2.鞏固文化金融扶持計劃﹔3.擴大實體書店扶持試點范圍﹔4.實施環保印刷設備升級改造工程﹔5.開展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6.推動電影產業發展﹔7.促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8.加快特色文化產業發展﹔9.推動對外文化貿易發展。(來源:財政部網站414日訊) 

※演企視窗※

廣西雜技之花綻放海外

廣西雜技團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擁有豐富的海外表演經驗,年均在國外演出200余場。近年來,為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該團派出駐場演出團隊常駐海外。2013年,派出兩支演出隊伍共計64人,分赴韓國濟州島和土耳其安塔利亞市進行長達半年的商演,演出場場爆滿,大受好評。據了解,僅在2013年,廣西雜技團有限責任公司就完成海外演出429場,吸引21萬國外觀眾。憑借精湛的雜技技術和巧妙的節目編排,廣西雜技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足跡遍布海內外,先後出訪了波蘭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廣西藝術走出國門的閃亮品牌。(來源:《中國文化報》415日訊)

※地方動態※

河北:文化茶座問計文化發展

由河北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燕趙文化茶座近日在河北省圖書館舉辦。 作為河北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探索聯系群眾、集思廣益的一種新載體,燕趙文化茶座旨在近距離傾聽百姓心聲、開放式吸納群眾建議,進一步增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茶座上,與會人員圍繞挖掘利用河北歷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操作性強、可落地的建議。(來源:《中國文化報》414日訊)

政策助推安徽民營藝術院團異軍突起

作為文化大省,早在200810月,安徽省就在全國率先出台了《關於鼓勵發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的意見》,明確取消對民營團體的注冊資本限額,允許獨資、合營辦團,允許民營資本多形式參與國有院團轉制改革,實行與國有院團統一的技術職務評定標准等。數據顯示,目前,安徽省僅領取營業演出許可證的民營藝術院團就有1500多家,佔全國民營藝術院團數量的1/10,佔全省藝術院團的96%,年演出30余萬場次、總收入超過5億元,分別佔全省藝術院團的92%88%。以平均每場500人觀看計算,這些院團已惠及觀眾1.5億人次。(來源:《中國文化報》414日訊)

※熱點話題※

北京城市居民文化消費佔比為15%

北京市統計局發布北京居民文化消費現狀及需求意向調查顯示,目前,北京正處於文化消費支出的結構調整期,文化消費支出增速明顯放緩,但截至目前,北京居民文化消費支出仍然處全國前列。數據顯示,北京城市居民人均文化消費支出佔人均消費性支出比重在15%左右,幾乎等同於發達國家水平。不過,從文化消費支出內部結構看,北京城鄉居民教育支出佔比仍然較大,文化產品和服務支出佔比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去年,北京城鄉居民文化產品和服務支出佔文化消費比重分別為73.1%61.3%,而美、日等發達國家這一比重基本在80%左右,相差10個百分點左右。(來源:北京市統計局)

※數據點擊※

2013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演出業從倚靠政府轉而面向市場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近日發布的《2013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在節儉辦晚會和簡政放權雙重政策下,我國演出市場步入了轉型升級的軌道,部分演出經營者逐步更弦易轍,從倚靠政府轉而面向市場。目前,我國演出市場主體正在積極轉型。報告統計,2013年全國國有文藝表演團體1422家,收入78.54億元。民營文藝表演團體10953家,收入111.06億元,佔全國文藝表演團體總收入的58.6%。在2013年簡政放權政策大背景下,民營演出企業積極打造自主項目,塑造企業品牌形象,逐步由傳統依賴項目一次性收入的粗放型經營方式,向以品牌帶動的集約型經營發展方向轉變,並呈現專業化、連鎖化、國際化發展態勢。(來源:《中國文化報》414日訊)

※文化產業※

文化創意勃發助推無錫產業轉型升級

在無錫市委、市政府的引導和推動下,無錫文化創意產業實力不斷提升,2012年文化產業總產值1680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為295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9%,較2011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近3年來,文化產業平均增長速度達30%以上,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出20個百分點以上。無錫希望,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性產業。(來源:《新華日報》414日訊)

※標題新聞※

◆湖北省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發展平台(來源:《湖北日報》415日訊)

◆文化藍皮書:中國演藝票價高於國際水平(來源:《長江日報》413日訊)

◆國家大劇院利用網絡社交助高雅藝術走進大眾(來源:《北京晚報》414日訊)

◆臨滄茶文化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來源:《雲南日報》415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席滿琴 聯系電話:010-8353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