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改革發展動態
第260期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2014年4月29日
※要聞摘報※
蔡武:對外文化工作需重品牌建設
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蔡武在2014年全國文化廳局對外及對港澳台文化工作會議上講話時強調,要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認識到擴大文化對外開放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必然要求,是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的迫切需要,要更好地發揮對外及對港澳台文化工作所具有的“以文化人、以文促情、以文建信”的重要作用。創新工作思路、形式和內容,加強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建立具備執行力的發展規劃綱要,不斷優化海外文化陣地布局,加強對外文化工作中的品牌建設,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進一步探索完善對港澳台文化交流長效合作機制。(來源:文化部網站4月28日訊)
※部委動態※
演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將辦
根據《關於支持轉企改制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要求,今年5月至10月,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將在文化部改革辦支持下,舉辦10期全國演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培訓對象以從事內容生產的轉企改制文藝院團副總(總監)及以上級別經營管理人員為主,包括演藝企業、劇場、演出中介、院線、票務、相關傳媒企業和投資機構負責人。據悉,本次培訓將設開發具有競爭力的演藝項目、營銷演藝產品、經營管理演藝企業、演藝企業投融資、盤活演藝企業人力資源5個專題。報名詳情請見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藝術學院網站。(來源:《中國文化報》4月28日訊)
※演企視窗※
青島出版集團、青島保利大劇院聯合打造兒童劇
青島首部將本土繪本搬上舞台的海洋科普類兒童劇《海豚小哆菲》,將於6月7日和8日首演。該劇是青島出版集團版權資源跨界合作的一次探索和嘗試。該劇改編自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同名海洋繪本,是由青島出版集團、山東舜誼文化公司與青島保利大劇院聯合打造的海洋題材原創兒童劇。全劇以生動可愛的海洋生物為主體,用孩子的語言講述了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同時傳遞了海洋科普知識。(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4月28日訊)
※熱點話題※
文化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亟待深化
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12月,文化產業中長期本外幣信貸余額已達1574億元,較去年年初新增419億元,同比增長36.28%。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讓文化產業投融資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增長速度實現連年突破,未來發展勢頭良好。不過,根據金融機構測算,文化產業投融資需求多達上萬億元,而其中來自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佔比隻有10%,文化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亟待深化。(來源:《金融時報》4月29日訊)
※地方動態※
一季度廣東文化產品出口增一倍達近130億元
廣州海關28日公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廣東出口文化產品129.8億元人民幣,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94.4%。廣東文化產品出口目前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為主,一季度該省的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文化產品87.5億元人民幣,大幅增長1.3倍。美國、歐盟和香港為廣東文化產品的前3大出口市場,三者合計佔同期廣東文化產品出口總值的78.6%。海關部門稱,視聽媒介是廣東文化產品中最大的出口品種,視覺藝術品出口增速較快。(來源:中國新聞網4月28日訊)
※文化產業※
第9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在浙江義烏舉行
27日上午,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在浙江義烏舉行。文博會的前身是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簡稱義烏文博會)是由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全國文化行業唯一外貿主導型國家級展會,已成功舉辦8屆。在文化部的支持和推動下,義烏文博會在全國眾多文博會中率先轉型升級,並從第9屆起,正式更名為“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簡稱“中國(義烏)文交會”。文交會以“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為目標,更加突出交易性和實效性。本次文博會圍繞展示文化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新概念、新工藝、新設計”的六新主題,共設立了文化娛樂主題館等八大展區。(來源:中國經濟網4月28日訊)
※公共文化※
“高端演出補貼”強力助勢首屆天津曹禺國際戲劇節
4月24日,天津市文化中心管理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市財政局、市文廣局宣布將加大對高端演出、高端展覽和公益文化普及活動補貼資金支持力度。從4月25日至5月23日,在天津大劇院上演的2014首屆天津曹禺國際戲劇節五部世界頂級戲劇《朱莉小姐》、《耶德曼》、《蘑菇沙皇》、《在底層》、《假面﹒瑪麗蓮》成為首個戲劇類補貼項目。在戲劇類補貼政策出台後,4月25、26日兩天在天津大劇院演出的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話劇《朱莉小姐》,其票房直線上升,眾多觀眾表示對戲劇節之後上演的4部外國戲劇頗為期待,並打算繼續購票。(來源:《天津日報》4月28日訊)
※一家之言※
范周:推動轉制文化企業成為合格市場主體
4月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印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和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認為,這一政策的出台,為進一步推進轉制文化企業真正轉為合格的市場主體提供了保障和助力。他表示,總體來看,文化事業單位是否成功轉變成為合格的市場主體,可以通過3個主要指標進行衡量:轉制企業產權是否明晰、市場發展中是否和一般企業平等、是否能自我造血並有一定的風險自決能力。(來源:《經濟日報》4月28日訊)
※標題新聞※
◆ 2014中國文化企業競爭力排行榜出爐(來源:新華網4月28日訊)
◆上海版權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來源:《人民日報》4月28日訊)
◆上海實體書店現繁華地段 業內:注重業態創新(來源:《人民日報》4月29日訊)
◆藝術家點贊貴州:貴州是一座富含文化個性的富礦(來源:《貴州日報》4月28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席滿琴 聯系電話:010-83530939
上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261期 |
下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25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