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265期
發布時間:2014-05-20 20:06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4-05-20

改革發展動態

 

第265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2014年5月20

※要聞摘報※

劉奇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改革發展

    5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浙江調研時指出,要堅定不移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要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和互聯網思維,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媒體。要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進一步完善指標體系,健全協調機制,統籌設施建設,推動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需求有效對接。要振興地方戲曲藝術,制定扶持政策,注重師徒傳承,促進流派發展,推動戲曲藝術活起來、傳下去。要大力發展電影事業,把中國夢作為電影創作的重要主題,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來源:文化部網站519日訊)

※部委動態※

今年起中央文化企業上繳紅利比例提至10%

根據財政部辦公廳最新發布的《關於做好2014年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本收益申報工作的通知》,納入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的中央文化企業都要申報國有資本收益,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應交利潤,即國有獨資企業按規定應當上交國家的利潤。從今年起,中央文化企業應交利潤收取比例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即為10%。(來源:《中國文化報》519日訊)

※演企視窗※

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牽手北京光線傳媒《是真的嗎?》欄目

《是真的嗎?》欄目首部求真互動歡樂劇《狐狸叫》將於六一期間登陸首都舞台,該欄目由中國木偶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光線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創作、出品。據悉,該劇六一檔期19場演出票已售罄,目前又追加了5場演出。此次合作是雙方品牌優勢的疊加和文化企業的強強聯合,是雙方主動跨界拓展業務領域的舉措。中國木偶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和知名電視欄目合作,在全國的推廣和演出、衍生產品銷售和地推活動業務等多個領域均有突破,這也將助力中國木偶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再度實現跨行業、跨領域的創新性戰略發展。(來源:中國木偶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

※熱點話題※

基層文藝院團面臨“人才荒”

陝西省渭南市秦腔劇團排演的新戲《來自天堂的百合花》由於缺少青年演員,戲裡20歲左右的男女主角,隻能由團裡兩位年屆五旬的老演員扮演,全團除兩位團長外,連後勤、財務都要上台表演。這種“缺人”的情況,在基層文藝院團普遍存在。浙江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薛亮表示,浙江也面臨該問題。為此,浙江做出了一些應對舉措。從2006年開始實施“新鬆計劃”,通過比賽選拔青年藝術人才,至今發現、推出和培養了浙江省戲劇、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舞台藝術門類的近1500名青年藝術人才。(來源:《中國文化報》519日訊)

※改革聚焦※

全國首隻文化產業私募融資債券發行

陝西省洛南縣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積極探索創新文化產業投融資工作方式,緊緊抓住《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培育私募市場作出了具體部署,率先發行“秦嶺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債券”。據悉,這是新“國九條”出台後發行的首隻小微企業私募債券,為我國文化產業項目建設融資邁出了破冰之旅。該債券的發行對於促進《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順利運行,建立高效、便捷、規范、有序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緩解文化產業發展資金瓶頸都是一個鮮活例證。(來源:中國經濟網519日訊)

※數據點擊※

第十屆文博會總成交額達2324億元 創歷屆新高

為期5天的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於19日閉幕,本屆文博會文化項目和產品總成交額2324.99億元,比上屆增長39.64%。在本屆文博會參展項目中,“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創意”等代表著文化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新業態項目佔比達70%。其中,文化和科技融合性產業的成交額達1182.88億元,佔總成交額的50.88%,同比增長83.91%﹔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產業成交額達230.48億元,佔總成交額的9.91%,同比增長69.91%。(來源:《中國青年報》520日訊)

※文化產業※

深圳南山逾10家文化企業已上市

深圳南山區在全國率先提出並不斷探索的“文化+科技”新模式令南山區文化產業繼續領跑深圳全市,上市文化企業逾10家。南山區文產辦主任程紅坤介紹,“經幾年的發展,文化企業從最初的幾百家,發展到現在的6000多家。”數據顯示,2013年,南山區文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313.97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439.56億元,佔全區GDP13.71%,佔深圳市40.48%6年間,全區文化產業營業收入與增加值均增長近4倍。(來源:《人民日報》520日訊)

※公共文化※

湖南長沙首個“10分鐘讀書圈”開放

近日,長沙首個“10分鐘讀書圈”公共讀書平台在雨花區東塘商圈開放,2.4平方公裡范圍內密布26個公共閱讀點,居民以自家為圓心,隻需步行10分鐘以內路程,就能讀上免費的好書。該讀書圈由雨花區東塘街道打造,整合轄區內圖書館藏資源,在單位、小區、寫字樓甚至施工工地設置免費公共圖書閱讀點,遍布轄區內10個社區。除與單位、學校圖書館共駐共建外,街道還全程參與社區圖書室、小區圖書角的建設,重點打造了白領書吧、工地書屋等一批特色閱讀場所。(來源:長沙市文化局)

※標題新聞※

◆蔡赴朝:將實體書店打造成復合式文化場所(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519日訊)

◆深圳文博會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來源:《光明日報》519日訊)

◆兩市88起文化並購近四成觸電跨界大文化成趨勢(來源:中國證券網519日訊)

◆招商銀行與文化部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來源:北方網519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席滿琴 聯系電話:010-8353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