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323期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2014年12月18日
※要聞摘報※
劉奇葆在上海調研時強調 以創新精神大力推動文化改革發展
12月13日至15日,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上海調研時強調,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做大做強一批骨干文化企業,同時強化文化屬性,確保“兩個效益”相統一,更好發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要加快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創新運行方式,提高服務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要繁榮文藝創作,重視和扶持現實題材創作,加強文藝評論,推動戲曲和電影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創作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來源:《人民日報》12月16日訊)
※部委動態※
商務部:2014年前11個月國人文化旅游需求旺盛
12月16日,商務部例行發布會在京舉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介紹國內市場運行情況時表示,大眾化服務消費升溫。他表示,我國進入到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基本消費向發展型消費升級的階段,大眾化服務消費需求不斷增加。隨著餐飲業加快轉型,大眾化餐飲成為主流,據測算,1-11月限額以下餐飲企業收入增長13.2%。文化旅游需求旺盛。全年電影票房有望突破300億元,增長38%以上﹔預計全年旅游總收入3.3萬億元,增長14.6%。(來源:中國經濟網12月18日訊)
廣電總局通知要求全面清理違規地面數字電視業務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依法依規開展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全面清理違規擅自佔用頻率開展的地面數字電視業務,採取堅決措施糾正違規行為,切實維護無線廣播電視覆蓋網良好秩序,確保文化信息安全。通知指出,一些省區存在擅自侵佔無線電視頻道進行地面數字電視廣播,不按規定辦理《無線廣播電視發射設備訂購證明》,擅自採購地面數字電視發射設備,違法設置地面數字電視發射台站等行為,嚴重違反了一系列法規規章,嚴重擾亂了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正常秩序,影響惡劣。(來源:《大眾日報》12月16日訊)
※演企視窗※
滁州演藝集團:讓農村大舞台永不謝幕
毛澤東同志曾為滁縣地委文工團(後更名滁州文工團)親筆題詞“面向農村”,這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文藝團隊。2010年6月,文工團改制後挂牌成立滁州演藝公司,今年更名為滁州演藝集團。演藝集團負責人介紹,改制以來,集團先後舉辦了“美好新滁州”滁州市春節聯歡晚會﹔2013年至2014年,開展“送歡樂下基層”演出活動,行程30000多公裡,涉及全市8個縣市區147個鄉村、大中企業、建設工地、居民小區,接地氣、凝能量,共演出150余場。從今年6月底開始,組成了2支演出隊“送戲進村”,平均每天2到3場演出,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來源:《人民日報》12月16日訊)
※地方動態※
山東公布劇場等級劃分與評定地方標准 2015年1月實施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17日在濟南舉行,山東省質監局與文化廳在此間聯合宣布,《劇場等級劃分與評價》將於2015年1月15日實施,該標准成為全國劇場行業的第一個地方標准。山東省質監局副局長谷源強表示,標准規定了從硬件配置和運營質量兩個方面,對劇場進行等級劃分和評價。將群眾普遍關注的演出內容、演出票價、劇場服務等問題納入劇場的評價標准中,給劇場提要求、立標准,讓劇場工作不斷完善,進而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來源:新華網12月17日訊)
※市場動態※
國內首家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專項平台在京正式上線
12月16日,國內首家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專項平台——中關村科技園東城園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專項平台在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正式上線。今年10月,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若干意見》,提出了“研究建立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平台,創新市場運行機制”等要求。該平台的建立,也正是貫徹這一要求的重要實踐和探索。該交易專項平台將發揮市場在體育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具備交易條件的體育產業資源公平、公正、公開流轉。(來源:中國經濟網12月17日)
※數據點擊※
國家統計局:2013年末全國共有文體娛法人單位23萬個
近日,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正式發布。數據公報顯示,2013年末,全國共有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法人單位23萬個,其中,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5.7萬個﹔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309萬人,其中,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114.4萬人。2013年末,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5125.1億元,行政事業及非企業法人單位年末資產6888.5億元。(來源:中國經濟網12月18日訊)
※文化產業※
河南洛陽:華夏文化產業園項目啟動
17日,中央電視台和中央新影集團在河南洛陽舉行媒體見面會,宣布中央新影華夏文化產業園項目正式啟動。產業園位於洛陽市高新開發區,佔地6600畝,總投資額226億元。園區以影視拍攝、出版發行、演藝游樂、動漫創作、影視教育培訓為核心功能。據介紹,園區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影視文化產業綜合體。洛陽中新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潘若鳴表示,項目建成後,可同時容納80個攝制組同時拍攝,年拍攝制作200至300部影視劇作品,預計將接待游客1500萬人次,可解決4萬余人就業。(來源:新華網12月17日)
※標題新聞※
◆2014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網絡自制劇數量超之前總和(來源:中國經濟網12月17日訊)
◆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啟動美術人才大數據建設(來源:中國日報網12月17日訊)
◆海南文化產業期待“綠色”崛起(來源:《海南日報》12月18日訊)
◆文化產業如何適應“新常態”?(來源:《光明日報》12月18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聯系電話:010-81025311
上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24期 |
下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2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