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335期
發布時間:2015-02-03 15:24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5-02-03
改革發展動態

334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1月30

 

2014年部分地方文化政策回顧

 

編者按: 2014年,各省(區、市)積極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結合本地實際,圍繞推動文化改革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相關政策。本期《改革發展動態》選擇其中部分政策作了簡要回顧,供讀者參閱。

 

文化體制改革

2014年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一年。各地紛紛出台文件,取消、調整、保留、暫停實施、下放一部分與文化相關的行政審批事項。例如《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取消、暫停實施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1號)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取消、調整和保留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3號)。前者規定,黑龍江省政府決定取消和調整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包括“加工貿易項下進出口光盤審批 ”等4項內容﹔後者規定,“文物商店和拍賣企業銷售、拍賣文物審核”等20余項內容被列入“取消、暫停實施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目錄”。

國有文化單位改革方面,四川、重慶、吉林、河北等地出台了落實《文化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關於支持轉企改制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20148月,重慶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重慶市深化國有文化資產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完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國有文化集團改革、深化市級國有文藝院團改革、調整文資公司功能和完善國有文化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等5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以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發揮國有文化資產主力軍作用,帶動文化產業快速成長為重慶市支柱性產業。

資金扶持方面,上海市文廣影視局出台了《上海市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發展扶持資金補貼辦法(2014年版)》,推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增加演出場次、提高演出質量、提升藝術原創與市場推廣能力。《上海市公益性演出專項資金補貼辦法(2014年版)》則規定,鼓勵文藝表演團體、劇場和演出經紀機構按照“劇團與劇場、劇目與項目、明星與青年演員”相結合的原則,合作舉辦公益性演出,打造公益性演出定點劇場,開展營業性演出低價票試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山東於2014年制定了目前國內劇場行業的第一個地方標准——《劇場等級劃分與評定》,這對政府更好地指導劇場工作、劇場自主運營管理能力提升、觀眾參與劇場文化服務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公共文化服務※

2014年,吉林、山東、山西、湖北等多地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出台了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公共文化等領域屬於購買范圍。在《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鄂政辦發〔20141號)的附件《2014年省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指導目錄》中明確了文化類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包括“公益性文藝演出、公益性藝術品創作、文化遺產保護等。”

2014年,文化部深入開展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試點工作,確定了包括江蘇省蘇州市在內的10個國家級試點地區。而在地方,山東、江蘇等地也公布了省級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試點單位。江蘇出台了《關於公布第二批江蘇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名單的通知》(蘇文公共〔201421號)和《關於公布省級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等試點單位的通知》(蘇文公共〔201434號)兩個通知。

此外,江蘇還出台了《省文化廳關於開展農家書屋納入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試點工作的通知》(蘇文公共〔201414號),提出進一步拓展公共圖書館服務領域,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全覆蓋,將常熟市、南通市通州區、大豐市為農家書屋納入縣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試點地區。

 

※文化產業發展※

2014年,是文化產業政策密集出台的一年,各地也結合國家政策出台了地方版政策。例如,山西出台了《山西省支持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晉政發〔201430號)、《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實施意見》、《山西省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行動計劃》(晉政發〔201429號)等多項政策。

黑龍江、山西、廣東、重慶、湖南等地都出台了保護知識產權的相關政策。例如《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通知》(渝府辦發 〔2014〕 83號)等。該通知提出,重慶將著力提高知識產權創造能力,為創新型城市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拓寬知識產權運用領域,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營造全社會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完善知識產權管理服務體系,形成合力聯動的知識產權工作新格局等列為重點任務。

 

※文化市場體系※

2014年,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標本兼治、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國家層面,出台了《關於加強執法監督 完善管理政策 促進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文市發〔201441號)和《關於推動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文市發〔201442號)。在地方層面,多地出台了與此相關的政策文件。例如,重慶市出台《重慶市文化委員會 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重慶市公安局 重慶市通信管理局關於完善管理政策 加強執法監督促 進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渝文委發〔2014271號)。

2014年,上海自貿區的一系列文化領域的改革十分亮眼。4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市文廣影視局等五部門制訂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文化市場開放項目實施細則>的通知》(滬府辦發(201418號)下發,明確提出“允許外資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通過文化主管部門內容審查的游戲游藝設備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取消外資演出經紀機構的股比限制,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在上海市行政區域內提供服務”、“允許設立外商獨資的娛樂場所,在自貿試驗區內提供服務”等內容。

20151月,《國務院關於推廣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的通知》(國發〔201465號)下發,其中提出文化部負責復制推廣的改革事項任務為“允許內外資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生產和銷售,經文化部門內容審核後面向國內市場銷售”,此外還以附件形式明確《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借鑒推廣的改革事項任務表》,總結評估了上海自貿區可推廣政策,積極穩妥地擴大文化市場對外開放試點。

 

※民族民間文化發展※

2014年,山西、安徽等地均公布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示范基地或是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的名錄。此外,河北、遼寧、安徽、重慶等地分別出台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加大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浙江公布了第二批浙江省珍貴古籍名錄和第二批浙江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名單。

在文物保護方面,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地下文物保護管理辦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51號),上海下發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核定並公布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滬府發〔201429號),黑龍江下發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黑龍江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黑政發〔201429號),吉林下發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核定並公布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吉政發〔201434號)。其他多地也出台了類似的文物保護政策。

 

※中華文化走出去※

20143月,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國發〔201413號),規定文化產品享受海關便捷通關措施、減少對文化出口的行政審批事項等等。上海、甘肅、湖北、福建等地紛紛出台了各自《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實施意見》。

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的建設,推動了中華文化走出去。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文化部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 文化部關於加快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建設發展的意見》(京政發〔201425號),努力將其建設成為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的橋頭堡和主陣地。

2014年,多地還紛紛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水平。甘肅於5月份出台《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甘發〔201410號),提出要構建蘭州新區、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三大戰略平台,努力把甘肅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的黃金通道、向西開放的戰略平台、經貿物流的區域中心、產業合作的示范基地、人文交流的橋梁紐帶,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積極貢獻。甘肅還出台了《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大景區總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形成精品絲路線、黃河風情線、華夏尋根線、民族風情線、中醫藥養生線、紅色旅游線等6條主題品牌線路,打響“精品絲路﹒絢麗甘肅”旅游品牌。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高翔宇 聯系電話: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