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354期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年4月17日
一周重要新聞回顧
※要聞摘報※
劉奇葆: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加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把今年作為宣傳文化系統“基層工作加強年”在基層、在群眾中把工作扎實深入地開展起來,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要找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著力點,在有用、適用、綜合、配套上下功夫,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要充實工作力量,加強教育培訓,完善激勵機制,建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隊伍。(來源:新華網4月15日訊)
※部委動態※
劉玉珠:互聯網為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長極
文化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劉玉珠在中國傳媒大學演講時表示,近一段時間,“互聯網+”的說法備受關注,這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文化產業的各個方面都與互聯網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互聯網將全面融合到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由於互聯網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這就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極。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4.33億,網絡游戲用戶規模達到3.66億,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2.94億。所以說互聯網與文化產業融合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來源:中國經濟網4月14日訊)
文化部將對文化產業“示范(試驗)園區”進行考核
近日,文化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試驗)園區考核及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巡檢工作的通知》(辦產函〔2015〕119號)。通知顯示,文化部將對“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試驗)園區”和“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分別進行考核和巡檢。這個考核和巡檢對象包括了20家示范(試驗)園區及339家示范基地。據悉,考核從2015年4月開始,至7月底結束。(來源:文化部網站4月15日訊)
※演企視窗※
舞台劇《戰馬》中文版創新文化消費模式:“戰馬券”眾籌
4月15日,中國國家話劇院與北京壹仟零壹夜演出經紀有限公司合作的舞台劇《戰馬》中文版將以“戰馬券”的形式首次在"京東眾籌"開展眾籌。據了解,“戰馬券”是一種標准的通用消費券,以人民幣1元/券的初始價格發售。消費者可以通過購買“戰馬券”兌換舞台劇《戰馬》中文版演出門票,以及戰馬專屬定制周邊產品、戰馬觀演相關服務。同時,消費者持有“戰馬券”還可以在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的消費券交易兌換平台上實現公開轉讓交易,獲取交易收益。(來源:中國經濟網4月13日訊)
“梁祝”“紅樓”外 越劇還能演什麼
在忠實繼承流派的同時,上海越劇院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梁祝》與《紅樓夢》之外,越劇還能演什麼?上海越劇院院長李莉說。近日越劇《甄嬛》在天蟾逸夫舞台駐場連演20場,並推出“明星示范版”和“青年版”三組演員陣容,引起業界關注。“近年來,戲曲演出市場不是太理想,新編排的戲曲劇目往往在一個劇場隻能演兩三場。所以,推出《甄嬛》時,我們心裡並不是很有底。”眼下,該劇前15場的平均出票率超過八成,後5場也都在六成以上,遠遠超過預期,盈利已成定局。(來源:《文匯報》4月15日訊)
※改革聚焦※
北京市高院首發綜藝節目著作權糾紛案件解答
為適應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常態,加強對綜藝節目的知識產權保護,統一司法尺度,促進我國電視產業甚至整個文化產業發展,北京市高級法院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此類案件中集中涉及到的法律問題制定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綜藝節目著作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4月15日,該解答正式發布。據了解,《解答》共十一個條款,確立了綜藝節目性質認定的方法,並對綜藝節目權利的行使作出了清晰的界定。同時,《解答》進一步規范了綜藝節目網絡侵權案件酌定賠償中的自由裁量權,也對綜藝節目模式作出了界定。(來源:中國經濟網4月16日訊)
※數據點擊※
國內電影創造百日票房破百億紀錄
4月4日,中國電影業又迎來了一個重要節點。截至當天24時,全國電影票房達到100億元。中國電影創造了百天內突破百億元關口的最快紀錄。綜觀近3年票房破百億元時間關口,2015年比2014年提前1個半月,2014年比2013年提前1個月。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執行理事長明振江表示,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每年以30%的增速發展,從今年第一季度的走勢看,業內保守估計今年票房在260億~280億元。(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4月16日訊)
※市場動態※
43家文化上市公司三成去年淨利增逾50%
截至4月13日,滬深兩市共有43家文化傳媒類上市公司發布了2014年年報,其中隻有7家公司全年淨利潤未實現增長,其余八成文化傳媒公司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同比實現增長,三成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在整個文化傳媒板塊中,影視行業表現最為亮眼。WIND數據顯示,去年影視全行業淨利潤增長20%。據EBOT藝恩日票房智庫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新增影院325家,新增熒幕1354塊,新增座位超過16萬個。(來源:《經濟參考報》4月14日訊)
※文化產業※
影視產業成北京市懷柔區域轉型新支點
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引領帶動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和重要引擎。北京市懷柔區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19年,“中國影都”將落成,每年將實現稅收約11億元,解決就業約7萬人次。作為北京市首批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也是首都惟一的影視產業集聚區,懷柔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從劇本創作,到拍攝、特效、制作、交易、旅游等“一條龍”全鏈式影視產業鏈,一個產城結合的國家級影視產業示范區已初現輪廓,影視產業帶來的區域發展紅利正逐漸顯現。(來源:《北京商報》4月13日訊)
太原加速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
為率先在全省走出一條山西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的產業轉型發展之路,近年來,太原高新區創意產業發展中心以電子數碼港5萬平方米的孵化面積為依托,搭建創意產業平台,聚集創意產業人才,高標准規范建設“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該區還出台《鼓勵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辦法》,企業可以在研發場地、項目研發、平台服務、作品播出以及獲獎等方面得到扶持、資助和獎勵,現已累計發放1.2億元。(來源:《山西日報》4月14日訊)
江蘇提出2020年建成創意設計強省
日前,江蘇省提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發展水平工作推進會在蘇州舉行,會議下發了江蘇省《關於加快提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發展水平的意見》、《關於加快提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發展水平行動計劃(2015—2017)》等文件,對江蘇省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發展作了全面部署。根據要求,到2020年,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增加值佔文化產業增加值比重超過25%,江蘇將成為創意設計強省。(來源:《中華工商時報》4月14日訊)
※地方動態※
廣東省私人藏館可申請20萬元資助
今年海珠區計劃拿出150萬元財政資金公開向社會征集優秀文化項目。14日召開的海珠區文化扶持項目開展情況通報透露,私人美術館、圖書館和博物館建設最高可獲得20萬元資助。具備資質的文化企業和區屬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均可參與申報。海珠區文聯主席鐘暉介紹,今年文化項目資助對象會向街道文化項目傾斜,目前不少街道正在積極謀劃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動。(來源:《南方日報》4月17日訊)
※公共文化※
浙江舟山時興“淘文化”走出公共文化服務新路子
4月14日,全國首個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運作平台——“淘文化”網正式開通一周年,經過一年的探索與實踐,逐步完善、升級,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亦可推廣、可復制的文化體制改革新方式,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一年來,共有注冊用戶601個,社會組織、文藝團隊等提供文化服務的注冊單位76家,參與服務人數4350人,提供節目516個(場),需求單位注冊205家。已成功交易380筆,充分表達了全社會對文化的訴求。(來源:浙江省文化廳)
※標題新聞※
◆山東面向海內外引進儒學研究高端人才(來源:山東省文化廳)
◆貴州省第三批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公示(來源:貴州省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實體書店呈現止跌企穩態勢(來源:《解放日報》4月13日訊)
◆美國多地經濟從電影業獲益(來源:《中國文化報》4月13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高翔宇 聯系電話:010-81025311
上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56期 |
下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5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