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405期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年10月20日
文藝工作座談會一周年
※編者按※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作重要講話。2015年10月14日,這篇重要講話公開發表。10月19日,《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正式公布。在這一年時間裡,各地積極開展多種形式主題實踐活動,文藝形勢出現八大可喜變化。本期改革發展動態總結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一年以來我國文藝界出現的新形勢,供讀者參閱。
※習近平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發表※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做重要講話。2015年10月14日,這篇重要講話公開發表。習近平在講話中深刻闡述了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創造性地回答了事關文藝繁榮發展的、帶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文藝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我們必須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優秀作品並不拘於一格、不形於一態、不定於一尊,既要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裡巴人,既要頂天立地、也要鋪天蓋地。隻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這就是優秀作品。
習近平指出,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這是黨對文藝戰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決定我國文藝事業前途命運的關鍵。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
※《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正式公布※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一周年之際,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正式公布。據了解,該文件是在9月1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審議通過的。
《意見》分為6部分25條,包括:做好文藝工作的重大意義和指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讓中國精神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創作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建設德藝雙馨的文藝隊伍﹔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
意見指出,黨的領導是文藝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各級黨委要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升黨的執政能力的戰略高度,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准確把握黨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場和創作自由的關系,把文藝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宏觀指導,把好文藝方向,提高創作生產的組織化程度,防止把文藝創作生產完全交由市場調節的傾向。
意見要求,各級政府要把文藝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考核評價體系,落實中央支持文藝發展的政策,制定本地支持文藝發展具體措施,不斷加大文藝事業投入力度。
各級黨委宣傳部門要發揮統籌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藝工作,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牽頭抓總,文化、教育、新聞出版廣電、文聯、作協等部門和團體協同推進,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的文藝工作新格局。
選優配強文藝單位領導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備、熟悉文藝工作規律、能同文藝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實到領導崗位上來。推動文藝界廉政建設,加強紀律,反對腐敗,改進作風。
※取得成果※
文藝形勢出現八大可喜變化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一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文藝形勢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一是低俗媚俗文藝作品得到遏制。“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越來越成為文藝界的共識。文藝環境趨於健康,“明規矩”走高,“潛規則”減少。
二是大批作家藝術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其豐富性、深入性、持續性近年少有。
三是天價片酬降溫,文藝市場逐漸回歸理性和平衡。
四是文藝工作者不僅注重藝術水准的提高,更關注自身高尚品德和健康情趣的養成,注重以嚴謹的職業操守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五是文藝作品急功近利、粗制濫造的現象開始得到扭轉。秉持“慢工出細活”“十年磨一劍”精品意識的文藝作品更多地受到關注和好評。
六是大力改革文藝評獎制度。全面清理整頓文藝評獎,取消了一批、精簡壓縮了一批,總體減少了60%以上。同時,嚴格評獎標准,規范評獎程序,嚴肅評獎紀律,杜絕不正之風。
七是大力扭轉文藝評論風氣,對各種不良藝術作品、現象、思潮敢於表明態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於表明立場,“讓人民滿意”越來越成為文藝作品的評價標准。
八是國家對文藝創作的支持力度逐漸加大,出台了更健全的法律法規,制定了更加有效的方針政策,採取了更有力的扶持措施。比如出台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政策,並即將出台電影產業促進法。
總體來說,“十二五”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造活力不斷迸發,創作力度明顯加大,我國文藝呈現出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
積極開展多種形式主題實踐活動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極大地鼓舞了廣大文藝工作者。近一年來,一場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在我國文藝界廣泛開展起來。
近一年來,僅中國文聯和各全國文藝家協會直接組織的各類活動就達140多場,各藝術門類的1000多位老中青文藝工作者踴躍參與,足跡遍布黑龍江、河南、新疆、雲南等全國17個省區市66個基層活動點。各級文聯組織超過2.5萬名文藝家深入300多個城市基層開展內容豐富的服務採風活動,直接服務基層群眾280萬人。
為提高基層文藝工作者的藝術水平,中國文聯積極發揮各全國文藝家協會的人才優勢,擴大實施文藝培訓項目。中國劇協、中國音協、中國美協、中國曲協、中國舞協、中國民協、中國攝協、中國書協8家全國文藝家協會在11個省份實施開展了文藝培訓項目,組織160名文藝志願者面向基層文藝工作者進行輔導培訓,在基層留下一支不走的文藝工作者隊伍,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
※工作部署※
2015年10月15日,文化部召開座談會,重溫講話精神,深刻學習領會講話和《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的精神要義,推動藝術創作生產的繁榮發展。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在座談會上強調,今後要以講話精神為引領,全面貫徹《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深入推進國家藝術院團的藝術創作生產。他指出,在充分肯定一年來取得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分析問題,找到存在的差距:目前藝術院團存在精品力作不多,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缺乏長遠規劃,藝術創作生產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高精尖”的藝術人才不足。因此,他針對文化部直屬藝術單位的藝術創作生產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意見》的各項要求;二是正確認識和充分發揮國家藝術院團在藝術創作上的導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三是繼續推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四是以藝術生產為核心,不斷改革完善院團管理機制,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五是培育德藝雙馨的人才隊伍,堅守藝術理想,展示中華美學精神。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表示,下一步,中國文聯將進一步研究探索符合藝術特點和新的時代條件的途徑和辦法,從實際出發,在深入上下功夫、在扎根上下功夫、在長期堅持上下功夫。同時,文聯將通過多種方式宣傳推介活動中涌現出的優秀作品,展示活躍在文藝創作一線的、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所體現的藝術之美、人格之美、信仰之美,擴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輻射面和影響力,實現主體實踐成果的最大化。
※業內聲音※
湖北文聯主席熊召政:作家最好的寫作狀態是心中有愛,有愛才能產生激情,才能寫出渴望。而人民才是藝術工作者愛的主體。“熱愛人民不是一句口號”,文藝工作者更不能空談人民,隻有心懷著情感,體味著人民的喜怒哀樂,才能創作出與人民有著靈魂共鳴、具有永恆價值的作品來。
著名舞蹈理論家、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馮雙白:曾有一段時間,人們對文藝價值的認知存在偏差,單純以商業價值作為文藝作品的終極標准,過度追逐收視率、點擊率。為此講話提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這意味著,文藝作品好不好,人民的點贊說了算。
電影表演藝術家、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雪健:對於文藝工作者而言,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搞創作,塑造出更多精彩的角色,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這一點,不能光挂在嘴上,更要落實在行動上。”
著名劇作家劉桂成:劇作家要貼近生活搞創作,要關注社會熱點,關心國家大事,要源於真實,高於真實。將生活中的細節藝術化,不能生硬創作。他坦言劇作家要忍得住委屈、耐得住貧窮,更希望自己能夠通過創作作品實現自我價值,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程蔚東:市場沖擊下的觀眾欣賞心理也發生了變化,如果能恰當地適應這種變化,就會取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熱播的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就是適應這種變化而推出的成功案例。創新後的節目形式,使得節目兼具思想性和觀賞性,第三季廣告收入更達到12.8億元,佔了浙江衛視全年廣告收益的三分之一。《中國好聲音》在市場上的成功,證明了藝術面對市場沖擊也可以有良好的發揮。
※各界動態※
中國國家畫院在基層組織開展了座談、寫生、講座等特色鮮明的創作和文化服務活動,讓廣大基層文藝工作者和書畫愛好者分享藝術發展成果,指導當地藝術創作,使基層組織開展藝術活動的能力明顯提升。
9月23日,中央芭蕾舞團大型原創芭蕾舞劇《鶴魂》首演獲得圓滿成功。為創排《鶴魂》,演員隊三度赴江蘇鹽城和扎龍丹頂鶴自然保護區體驗鶴工生活,觀摩鶴的生活習性,模彷鶴的動作姿態,現場創作舞段動作。中央芭蕾舞團首席主演朱妍感嘆,“數月的辛勞、汗水、數千小時的加班加點,終於鑄成舞台上的精彩瞬間﹔而更大的收獲是,每位演員在思想認識和藝術理解上,都因為扎實的採風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提高”。
一年來,河北省文藝事業呈現出百花競放、蓬勃發展的生動景象。今年,河北省圍繞“深入基層,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先後組織了“中國夢﹒趕考行——走進美麗鄉村”文化惠民活動、百場兒童劇進校園活動、百場民樂進校園活動,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下,在太行山區開展了兒童劇《“下次開船”港》百場巡演活動。這些活動目前在全省基層共計演出 500余場。
2015年10月15日,石家庄市文藝界“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創作會議舉行。會上宣布,自2016年起在石家庄市文藝繁榮獎中增設“賈大山文學獎”,並將其確立為石家庄文學最高獎,旨在激勵作家扎根生活、情系人民,用大山精神正文風、樹正氣,以良知和責任關注社會,關注現實﹔此外,從今年開始,以項目化管理方式對青年人才創作進行扶持,每兩年一次,鼓勵青年作者深入現實生活,創作出更多經得起人民檢驗的優秀作品。
講話發表一年多來,安徽省文藝工作者持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速推進“文化演藝強”建設,精心推出黃梅戲《小喬初嫁》、話劇《徽商傳奇》、徽劇《徽班進京》、京劇《抗倭將軍戚繼光》等一批叫好又叫做的原創精品力作。
孔子已經多次登上戲曲、話劇等藝術形式的舞台,但是以音樂詩的方式去塑造孔子的藝術形象還比較少見。山東歌舞劇院組織全體主創團隊深入曲阜實地調研,並推出了民族管弦樂音詩《孔子》。通過發揮民族管弦樂隊豐富的色彩,表現當時的社會環境、生活狀態,用聲樂藝術唱出孔子、孔妻和弟子們的內心情感,作品具備民族清唱劇的某種表現形態,讓觀眾更好地理解這樣的大型音樂作品。這種由音樂劇的形式表達出的孔子,讓觀眾耳目一新。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的講話精神,繁榮湖南省文藝創作事業,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建立湖南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活動長效機制,促進湖南省文藝創作基地繁榮發展,激發藝術家的創作的激情,創作更好更多的文藝精品,湖南省文化廳在全省選取了32個單位為本省首批文藝創作基地,這是湖南省文化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今年半年時間裡,新疆藝術劇院雜技團、歌劇團、木卡姆藝術團等,帶著最新創作的歌舞晚會《絲路舞魂》、情景詩畫《絲路樂魂》、改編話劇《特殊作業》、現代京劇《老沙家的幸福指數》、舞劇《英雄﹒瑪納斯》、話劇《老大爺的新伙伴》、歌舞劇《夢蝶天山》等透過百姓視角,講述他們生活現狀的藝術作品,通過自治區文化廳組織實施的“四個一批”文化惠民活動,走進了南疆四地州。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自治區文化廳通過“四個一批”文化惠民活動,先後在南疆四地州送去演出414場,惠及群眾32余萬人次。
(綜合新華社、《中國文化報》、中國經濟網、人民網、《新疆經濟報》、《湖南日報》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聯系電話:010-81025311
上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406期 |
下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4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