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黨建工作 > 基層黨建
基層黨建
2016 年中央芭蕾舞團“三下鄉”慰問演出側記
2016 年中央芭蕾舞團“三下鄉”慰問演出側記
發布時間:2016-03-10 16:18 來源:新華網 編輯:機關黨委
信息來源:新華網 2016-03-10

  

    為落實文化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方案,積極投入到“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中央芭蕾舞團結合芭蕾藝術的特點,周密計劃、精心組織,於 2016 年 1月 18 日至 1 月 20 日在福建省莆田市進行了三場公益慰問演出, 受到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 掀起一股 “芭蕾熱” ,各界媒體爭相採訪,1 月 20 日央視的《新聞聯播》也對此進行了報道。 

  此次慰問演出,我們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基層群眾對“國家院團送戲下基層”的大力支持。期間,莆田市委宣傳部與我團達成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和建黨95周年採風創作、校園芭蕾舞普及教育等一系列合作意向。此次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取得圓滿成功。

 

  通過細致總結,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項做法值得長期堅持: 

  一是有的放矢、選准時機。兩節期間,既是商演的黃金時間,又是營造喜慶和諧氛圍、促進穩定繁榮的絕佳時機。以往的兩節“三下鄉”慰問演出,劇團都能結合商業演出盡可能多的安排公益性慰問演出,但,大都集中在北方城市,由於芭蕾藝術的獨特,此時北方氣溫是不大適應在田間地頭進行演出。今年,我們利用在南方商演之機,提前在福州周邊尋找進行慰問演出的最佳地點,力求達到最佳效果。通過多方努力和運作,最終選定了莆田市,並將首場演出安排在革命老區大洋鄉的人民廣場上——即閩中革命司令部舊址。此時,正值莆田市“兩會”召開,學生尚未放假,莆田不少在外人員已返鄉。首場在大洋鄉的露天演出,吸引了大洋學校近四百名小學生到場觀看。寬廣的操場上坐滿了聞訊趕來的父老鄉親,還有抱著孩子看演出的,甚至在舞台側邊的山腰上也有站著的人群。第二場和第三場在劇院演出,座無虛席,連場內的過道上都站滿了觀眾。市縣領導、“兩會”委員代表、“五老”人員、革命後代、困難群眾、駐莆田部隊官兵、勞動模范、道德模范等各界人士觀看了演出。一時間,整個莆田掀起了芭蕾熱潮,各方媒體競相報道演出盛況,在莆田的最後一場演出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場面。 

  二是寓教於舞、找對地方。每次慰問性演出,劇團不僅為基層百姓送關懷、送溫暖、送歡樂,還十分重視利用其能親近基層百姓的寶貴機會來體驗生活採風創作和激發演員愛黨、愛國、愛軍、愛民的情懷。劇團始終秉承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業務工作的宗旨,積極利用並創造機會、條件,讓演職人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選擇大洋鄉,正是因為其作為革命老區的歷史價值。首場演出結束後,我團組織參觀了閩中支隊司令部舊址陳列館,現年 81 歲的老兵郭克紹親自作講解,給參加“三下鄉”的演職人員上了一堂生動而又嚴肅的革命歷史教育課。年輕演員、新一代 “瓊花” 扮演者侯爽在觀後的感言中寫道:“當我們乘車到達兩邊是深溝險壑的閩中革命根據地時,想到了《紅色娘子軍》中瓊花當年翻山越嶺到達廣場的艱辛﹔當舞台背景不再是大幕、燈光,而是青山環繞、彩旗飄揚的廣場﹔當我們腳下不再是舞台上的地板,而是先輩們浴血奮戰保衛的熱土,這種深入人民群眾中去的感受是我們這一代從書本裡、影像資料中無法體會到的。三下鄉慰問演出活動使我們認識到,前輩們的紅色精神將是我們這一代人傳承的使命。”

 

  三是突出主題、選好節目。早在本次演出籌備階段,中芭了解到莆田老區人民從未接觸過芭蕾藝術,因此在節目編排上特別選取了帶有芭蕾普及性質的經典芭蕾選段,用盡可能多的、不同風格的芭蕾經典作品來全面展示芭蕾藝術之魅力。除了廣受贊譽的《紅色娘子軍》片段,還有古典芭蕾的傳世之作《四小天鵝》,有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芭蕾舞《過年》,有濃情四溢、感人至深的《梁祝》,有展示芭蕾精湛技藝和純粹之美的《古典女子四人舞》,有抒情與寫意並舉的現代舞 《長河吟》等。在演出現場,芭蕾大師徐剛對芭蕾舞藝術和作品進行了現場教學,他深入淺出、詼諧幽默的講解贏得陣陣掌聲。現場觀眾彷佛漫步在繽紛多彩的芭蕾藝術長廊之中,中外芭蕾藝術的迷人魅力,給莆田人民帶來了心靈震撼和美好記憶,為人們種下了芭蕾藝術的“種子”。觀看演出的大洋學校的楊老師很是激動。他說,第一次看芭蕾,就讓我們目睹了這麼多的芭蕾精品,從來未曾想到過!可以說,這是一場“足尖藝術”盛宴,太豐美了!莆田市委宣傳部部長吳桂芳在致辭中說:“中央芭蕾舞團將芭蕾藝術帶到莆田,是對莆田人民的審美進行了一次有益的革命。” 

  四是黨員帶頭、做好文章。慰問演出、進校園、創作採風等活動一直是中芭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團主要領導一向親自部署、親自帶隊。每個環節上都有黨員骨干爭先作表率,這對演職人員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和巨大的感召力量。此次慰問演出,從選地用人到編排節目,從宣傳教育到舞台呈現,都傾注著中芭人的滿腔熱忱。把芭蕾舞劇第一次送到革命老區大洋鄉的家門口,為革命老區的困難群眾送上了油、米等年貨,老區百姓連連說:“感謝黨中央對革命老區群眾的關懷”。參觀閩中革命司令部革命紀念園,聆聽革命先輩英勇斗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讓年輕一代舞者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洗禮。中芭莆田之行的每場演出活動都第一時間在中芭官網進行了跟蹤報道,這也是近年來劇團的一貫傳統。這次“三下鄉”演出,分別以《深入革命老區送溫暖 革命傳統教育受洗禮》、《一次深情的遠征 一場審美的“革命”》和《情滿荔城 精彩相約》在網站上進行了紀實報道,一如既往地得到了多方好評。 

  踐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工作要求,與革命老區人民心連心、手牽手,沒有大舞美,沒有大場景,但情真切、戲精彩、舞精湛,讓人陶醉其中。對人民用真心、動真情,以精美的舞蹈作品、精湛的舞蹈技藝、精心的舞蹈編排,向英雄致敬,向人民獻禮,展現了國家藝術院團的風採,踐行了國家藝術院團的使命。群山環繞,以藍天為幕布,以大地為舞台,熱烈的掌聲,激動的喝彩,期盼的目光,如此接地氣、接人氣的演出,讓年輕舞者深切地體會到藝術的真諦,並在觀眾一次勝過一次的熱情歡呼中情不自禁地跳出深情的人民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