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黨建工作 > 統戰群工
統戰群工
文團通字〔2012〕4號關於開展“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4-01-16 08:23 來源: 編輯:張林林
信息來源: 2014-01-16

 

 

 

 

文團通字〔20124

 

關於開展“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通知

 

各司局、國家文物局、各直屬單位團委(總支、支部):

促進文化部青年干部深入基層和農村,進一步了解國情、社情、民情,增強群眾觀念、錘煉工作作風、提升工作能力,以實際行動落實“走轉改”,部團委擬於3月中旬至4月初分8個小組組織文化部青年干部分赴河南、河北、山西、山東、黑龍江等省份的農村開展“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小組主題活動

    活動共分八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不同的主題和任務,分為:文化支教小組、文化演出小組、文化輔導小組、文化民俗調研小組、文博調研小組、考古調研小組、文化資源共享小組和新農村建設調研小組,各小組將根據本小組的主題和任務開展活動。

二、規定任務與自選任務

規定任務: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著重了解農村發展、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與村干部、致富帶頭人及大學生村官深入交流,收集典型案例﹔走訪當地農戶,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了解民情,挖掘感人故事﹔走進當地中小學生進行溝通互動,分析農村教育現狀,了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困惑與希望,捐贈文體用品﹔進行文化調研,扶貧幫困送溫暖,力所能及做實事。

    自選任務:各小組根據本組主題開展。

三、活動安排

   (一)、時間安排

    3月中旬開始,每組駐村7天(含往返兩天)。

   (二)、人員條件

    組員條件:1、年齡一般在35歲以下,身體健康,能適應出差調研工作,能吃苦﹔2、具有一定的獨立工作和調研能力,善於溝通,團結協作意識強﹔3、部分小組將邀請中央國家機關其他部委的青年同志參加。

 組長條件:每個小組設組長一名,由文化部團委部分委員擔任。

四、活動要求

(一)“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是團組織服務中心工作、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是落實部黨組關於加強黨的群眾工作,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的有效載體,是團組織參與創先爭優活動的具體實踐,各級團組織要高度重視,把組織參加“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積極參與,並及時向本單位領導匯報,爭取支持﹔

(二)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挑選參加人員,確保優秀且需要鍛煉的年輕干部參與進來。做好組織報名和相關協調工作,結合實際統籌安排好團的各項工作﹔

(三)注意做好參加人員的思想動員,加強輿論宣傳,為青年深入基層實踐鍛煉營造良好氛圍﹔

    (四)調研人員的差旅費包括火車往返約600元和食宿費(每人每天100元標准交給駐戶農民)由其所在單位協調解決,其他費用由文化部團委負責。

五、組員報名注意事項

    (一)鼓勵符合組員條件的青年同志報名,同時,為保證廣泛參與性,每個司局、直屬單位報名人數原則不超過5人﹔

    (二)有與小組主題活動相關聯業務或主抓相關工作的司局及直屬單位青年同志優先考慮﹔具備相關特長,有助於小組開展活動的優先考慮﹔   

    (三)請各部門盡快組織人員報名,填寫“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報名登記表並蓋黨組織公章,於201235日前交至或傳真至部團委,傳真:59882067

(四)部分小組出發時間、行程可能會有微調,以正式確認通知為准﹔

(五)本通知電子版可登錄“文化青年”網站(http://youth.ccnt.com.cn/)首頁左側“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專欄下載。

 

聯 系 人:蔡耀文  張詩堯

聯系電話:59882067

 

附件:

 1.“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方案

2.“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報名登記表

 

                                

  

                           文化部直屬機關團委

                         二十一

 

 

 

 

 

 

 

 

 

抄報:部直屬機關黨委、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

抄送:各司局、國家文物局、各直屬單位委(總支、支部)

“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方案

第一組:文化支教小組

 

調研地點:河南濮陽市南樂縣福堪鄉崔宋村

調研時間:201231521

本組調研人數:4-6

調研地點情況介紹: 崔宋村屬農業型自然村,共有居民280戶,人口總數1100人左右。該村有小學一所—宋村小學,共有老師6人,學生150名(包含附近3個村學生),隻有一、二、三年級。老師和學生都渴望可以學習與藝術教育有關的課程。

主要任務:帶領舞蹈、音樂、美術藝術特長老師或有藝術從教經驗的青年藝術家走進宋村小學進行文化支教,對小學老師進行藝術輔導,對小學生進行藝術教育﹔與小學生開展成長對話﹔捐贈文體用品﹔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與村干部、一線文化工作者深入交流,收集典型案例﹔走訪當地農戶,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了解民情、文化需求、挖掘感人故事﹔所在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扶貧幫困送溫暖﹔與當地小學建立長期聯系提供力所能及幫助。

 


       

日  期

時間

工   作   項   目

3月15日

星期四

 

上午

 

早上8:40乘坐D121次列車前往河南安陽市,12:40抵達

出站附近午餐後,前往調研村崔宋村

拜訪村支書賈懷付,研究確定調研日程計劃,了解本村基本情況。安排住宿:村民家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6日

星期五

上午

走進宋村小學支教

下午

文化支教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7日

星期六

上午

農業生產勞動

下午

農業生產活動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8日

星期日

上午

非物質文化調研(前往附近村參觀調研當地國家級非遺目連戲、市級非遺草編等項目)

下午

文化調研(主要考察當地示范性農作物種植、示范性牲畜飼養場)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9日

星期一

上午

文化支教(歌舞、繪畫等)。其他人徒步考察走訪崔宋村及周邊,了解第一手村情,與村民訪談,發放問卷,做好記錄

下午

文化支教

晚上

召開總結大會籌備會議

3月20日

星期二

上午

文化支教

下午

文化支教—捐贈文體用品

晚上

總結會。收拾行李准備明天返京

3月21日

星期三

 

11點前抵達安陽火車站。根據情況在車站附近或車上快餐,乘坐D136次(12:23發車)返京,下午16:23抵京

 文化支教小組工作安排

 


“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方案

第二組:文化演出小組

 

調研地點:河北省石家庄市趙縣西王章鄉南寺庄村

調研時間2012331-46

本組調研人數:8器樂演員2人、聲樂演員男女各1人、雜技或魔術演員1人、京劇演員1人)

調研地點情況介紹: 王西章鄉隸屬河北省趙縣,面積26.02平方公裡,人口27953人。下轄王西章、董西章16個行政村。

主要任務:利用藝術表演團體的自身資源,為基層群眾安排2-3場次慰問演出,並與他們互動交流。與基層群眾圍繞關心的話題展開交流,形成訪談錄。走訪一所學校,與農村青少年展開深入交流,對農村青少年開展成長教育。圍繞基層文化建設,調研當地《背燈挎鼓》民間藝術的發展現狀。參與農業生產勞動。每位成員提交一篇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撰寫、提交演出分隊實踐活動調研報告。

 

 


日  期

時間

工   作   項   目

3月31日

星期六

 

上午

早上8:00集合開車赴南寺庄村,約11:30抵達

 

前往南寺庄村

下午

研究確定調研日程計劃,了解本村基本情況。安排住宿:村民家

晚上

小組會議

4月1日

星期日

上午

調研當地《背燈挎鼓》民間藝術的發展現狀,觀看表演。

下午

舉辦第一場慰問演出

晚上

小組會議

4月2日

星期一

上午

農業生產勞動

下午

農業生產活動

晚上

小組會議

4月3日

星期二

上午

走訪村小學,參觀學校設施,旁聽學生上課

下午

在學校操場安排第二次慰問演出,多與學生交流

晚上

小組會議

4月4日

星期三

上午

走訪村裡的孤寡老人,與他們交談,了解生活情況

 

下午

與基層群眾圍繞關心的話題展開交流

晚上

召開小組會議

4月5日

星期四

上午

舉辦第三次慰問演出

 

下午

13:30集合返京,約17:00到京

文化演出小組工作安排

 


“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方案

第三組:文化輔導小組

 

調研地點:山西省婁煩縣靜游鎮新庄子村

調研時間:201231521

本組調研人數:8

調研地點情況介紹: 國家級貧困縣山西省婁煩縣是文化部定點扶貧地區之一。1995年來,文化部積極利用自身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以“文化扶貧為主,多種扶貧方式並舉”的工作思路,相續開展人才、觀念、教育、文化、經濟等多方面的幫扶項目,對推動該縣脫貧致富取得一定成效。新庄子村隸屬婁煩縣靜游鎮,屬農業型自然村﹔現有農戶36戶,人口124人,其中勞動力45人。

主要任務:帶領歌舞、書畫等專業人才對當地文化工作者開展藝術輔導﹔與當地文化工作者共同開展文藝演出活動﹔調研當地群眾文化工作狀況﹔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與村干部、一線文化工作者深入交流,收集典型案例﹔走訪當地農戶,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了解民情、文化需求、挖掘感人故事﹔考察當地鄉鎮企業,示范性農作物種植、示范性牲畜飼養場﹔與小學生開展成長對話﹔捐贈文體用品﹔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與當地文化工作者建立長期聯系並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日  期

時間

工   作   項   目

3月15日

星期四

上午

早上8:10乘坐D2003次列車前往山西太原,11:55到達太原

下午

出站附近午餐後,前往調研村婁煩縣靜游鎮新庄子村

在車上與鎮村干部研究確定調研日程計劃,了解本村基本情況。分組入住村民家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6日

星期五

上午

考察走訪村及周邊情況,了解第一手村情,與村民訪談,發放問卷,做好記錄﹔到當地貧困家庭慰問﹔

對當地文化工作者進行歌舞等專業性輔導

下午

調研當地文化狀況對當地文化工作者進行歌舞等專業性輔導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7日

星期六

上午

農業生產勞動

下午

農業生產活動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8日

星期日

上午

調研並參與群眾文化演出活動

下午

對當地文化工作者進行歌舞等專業性輔導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9日

星期一

上午

與小學生進行互動,開展歌舞等專業性講座﹔

開展文體用品捐贈活動

下午

考察當地鄉鎮企業,示范性農作物種植、示范性牲畜飼養場

晚上

召開總結大會籌備會議

3月20日

星期二

上午

對當地文化工作者進行歌舞等專業性輔導

下午

對當地文化工作者進行歌舞等專業性輔導

晚上

總結會

3月21日

星期三

上午

11點前抵達太原火車站。乘坐D2008次(12:17發車),下午16:00到京

  文化輔導小組工作安排


“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方案

第四組:民俗文化調研小組

 

調研地點: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暖泉鎮(西古堡村)

調研時間:326日—41

本組調研人數:46

調研地點情況介紹: 古西堡村建於明代,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戲樓四大文化奇觀為一體。歷史文化遺存包括花燈節、打樹花、民間剪紙、紙雕藝術和各類社火表演等。西古堡既有保存較好的古街古院,又有獨特的歷史文化遺存。特別是蔚縣享有剪紙之鄉的美譽,暖泉鎮剪紙藝人更是大有人在。2003年,西古堡村連同暖泉鎮被河北省民協命名為古居民俗之鄉2005年,獲得由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共同評選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主要任務:調研蔚縣剪紙產業產生、發展、保護等相關情況,實地考察相關企業、商戶、農戶和非遺傳承人,撰寫、提交蔚縣剪紙產業發展調研報告﹔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入農戶調查,了解民俗文化、文化需求與發展,並挖掘蔚縣典型民俗文化案例或故事形成訪談錄﹔到小學捐贈學習用品,並與小學生進行成長對話﹔開展農業生產勞動﹔扶貧幫困送溫暖﹔每位成員提交一篇調研心得。


 民俗文化調研小組工作安排

日  期

時間

工   作   項   目

3月26日

星期一

上午

乘坐長途汽車到蔚縣

下午

與鎮村干部見面,了解鎮村基本情況,文化館人員介紹當地民間文化發展情況,民俗文化情況。並研究確定相關日程安排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27日

星期二

上午

實地考察古村村容村貌,了解民俗文化情況

下午

入戶進行民俗文化(蔚縣民間社火現存22種)和文化需求等情況調研,填寫調研表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28日

星期三

上午

入戶調研關於民俗和文化需求等情況(其中有1家為家庭剪紙農戶),填寫調研表

下午

剪紙企業考察,與企業人員座談交流非遺傳承與企業發展等情況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29日

星期四

上午

訪談蔚縣剪紙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下午

去剪紙一條街進行相關考察(有十幾家有規模的大商戶,選取幾家進行訪談,並可實地學習體驗一下剪紙等工藝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30日

星期五

上午

幫助農戶進行農業生產勞動或相關勞動

下午

幫助農戶進行農業生產勞動或相關勞動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31日

星期六

上午

赴小學捐贈學習用品,並與學生座談交流成長與文化需求等話題

下午

與鎮村基層干部及相關人員交流農村文化需求與發展、非遺保護、傳承與發展等情況

晚上

召開總結會

4月1日星期天

上午,回京


“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方案

第五組:文博調研小組

 

調研地點:河北唐縣淑閭村

調研時間:201231924

本組調研人數:46

調研地點情況介紹: 河北唐縣地處冀中西部太行山東麓,轄20個鄉鎮,345個行政村,總人口51萬,共有23個民族。總面積1417平方公裡。唐縣是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是聶榮臻領導的晉察冀邊區司令部所在地。境內現在有晉察冀烈士陵園,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白求恩逝世革命紀念地。

主要任務:文化青年走進基層傳播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帶領有文化宣傳經驗的青年走進小學進行普及文化、戲曲、博物館知識,對小學老師進行前述內容的輔導,對小學生進行文化教育﹔捐贈文體用品、圖書期刊,用於師生們的教學生活,擴充文化推廣的內容﹔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與村干部、一線文化工作者深入交流,調研基層博物館工作的特點與亟待解決的問題﹔走訪當地農戶,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了解民情、文化需求文化青年走進革命老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文博調研小組工作安排

日  期

時間

工   作   項   目

3月19日

星期一

 

上午

乘車前往河北,有關人員接車

下午

前往調研村

與鎮村干部研究確定調研日程計劃,了解本村基本情況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20日

星期二

上午

走進農村小學支教,捐贈支教物資

下午

走進農村小學舉辦文化講座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21日

星期三

上午

農業生產勞動

下午

農業生產活動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22日

星期四

上午

農村文化生活調研

下午

農村文化生活調研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23日

星期五

上午

與唐縣圖書館作人員座談,調研基層圖書館工作

下午

與唐縣宣傳文化中心工作人員座談,調研基層文化工作

晚上

召開總結大會籌備會議

3月23日

星期六

上午

與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工作人員交流博物館經驗

下午

返京

 

 


“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方案

第六組:考古調研小組

 

調研地點:陝西省咸陽市漢陽陵遺址

調研時間:2012年3月11—17日

本組調研人數:10

調研地點情況介紹: 漢陽陵博物館位於西安市北郊的渭河之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依托西漢景帝與王皇後同塋異穴合葬的陽陵陵園而建,是中國佔地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漢陽陵是迄今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漢代帝陵陵園,因而成為科學工作者研究漢代帝王陵寢制度和喪葬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主要任務:參加漢陽陵博物館宣教、保護、綠化、安全等一線工作,了解博物館以及大遺址保護工作內容。全天參加漢陽陵的公眾考古活動,活動內容有考古基礎知識講座、模擬考古、東闕門遺址發掘等。與咸陽渭城區正陽街道辦有關領導和張灣村村兩委成員進行座談,走訪張灣村部分農戶﹔走訪電廠小學,擬以“文化遺產校園行”方式開展,了解關中農村的經濟、文化、教育、生活的發展情況。到秦始皇帝陵、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地參觀學習,實地了解陝西省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與省文物局團委座談,對活動進行總結,並與文物系統青年干部座談交流。


考古調研小組工作安排

日  期

時間

工   作   項   目

3月12日

星期一

 

上午

 

早上到達西安火車站

出站附近早餐後,前往漢陽陵

活動啟動儀式,崗前培訓。擬請陝西省文物局趙榮局長(或相關負責人)講授《陝西文化遺產及大遺址保護(暫定名)》

下午

詳細考察漢陽陵,了解漢陽陵的文化內涵及保護展示模式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3日

星期二

上午

由晏新志館長講授《漢陽陵專題講座》(暫定)或《博物館基礎知識講座》

下午

到漢陽陵博物館宣教、陳列保管、票務、創優、綠化等部門,參加一線工作,了解博物館以及大遺址保護工作內容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4日

星期三

全天

參加漢陽陵的公眾考古活動,活動內容有考古基礎知識講座、模擬考古、東闕門遺址發掘等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5日

星期四

上午

與咸陽渭城區正陽街道辦有關領導和張灣村村兩委成員進行座談,走訪張灣村部分農戶

下午

走訪電廠小學,擬以“文化遺產校園行”方式開展

3月16日

星期五

上午

考察秦始皇帝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下午

考察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3月17日

星期六

上午

與省文物局團委座談

下午

召開總結大會籌備會議

晚上

收拾行李准備明天返京

3月18日

星期日

早上

到達北京西站


“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方案

第七組:文化資源共享小組

 

調研地點:山東德州武城縣內3村(根據行程會有所變更)

調研時間:201231925

本組調研人數:4-6

調研地點情況介紹: 山東德州武城縣文化共享工程開展效果良好。具體服務內容包括流動服務、上網服務、發放資源等。目前正處於春耕前的季節,農民們都期望能有一些電影、戲劇以及農業科教片到他們那裡播放。

主要任務: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項由政府主導的公益工程,主要目的在於縮小城鄉文化差距,填補城鄉數字鴻溝等。本小組跟隨當地文化共享工程服務隊,進入農村基層,參與其中,同吃、同住、同勞動。與村干部、一線文化工作者深入交流,收集典型案例﹔走訪當地農戶,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了解民情、文化需求,挖掘感人故事﹔所在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

  

 

 

 


 

 文化資源共享小組工作安排

日  期

時間

工   作   項   目

3月19日

星期一

上午

北京南站乘G115次9:1510:36到達德州東站

下午

前往武城縣,在當地午餐後前往文化共享工程縣支中心

乘坐文化共享工程服務車前往第一個村基層服務點,沿途介紹當地文化共享工程情況。到達後與當地接待文化工作者交流情況

晚上

架設備,為村民播放電影。活動結束後簡單總結、布置第二天任務,安排住宿(分到各農戶)

3月20日

星期二

上午

進入村文化站(活動室)與基層文化工作者交流

下午

繼續服務、發放資源光盤並與當地村民交流文化生活

晚上

為村民播放電影、小組總結

3月21日 星期三

上午

乘坐文化共享工程服務車前往第二個村基層服務點,沿途介紹當地文化共享工程情況。到達後進入村文化站(活動室)與基層文化工作者交流情況

下午

繼續服務、發放資源光盤並與當地村民交流文化生活

晚上

為村民播放電影、小組總結、安排住宿

3月22日 星期四

上午

乘坐文化共享工程服務車前往第三個村基層服務點,沿途介紹當地文化共享工程情況。到達後進入村文化站(活動室)與基層文化工作者交流

下午

繼續服務、發放資源光盤並與當地村民交流文化生活

晚上

為村民播放電影、小組總結、安排住宿

3月23日 星期五

上午

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周邊非遺情況待定)

下午

文化調研(主要考察當地示范性農作物種植、示范性牲畜飼養場。鄉鎮企業待定)

晚上

為村民播放電影、小組會議

3月24日 星期六

上午

農業生產勞動或走訪農戶,了解第一手村情,與村民訪談,發放問卷,做好記錄

下午

武城縣文化館、圖書館等參觀

晚上

總結會,整理行李准備明天返京(住宿武城縣)

3月25日 星期日

上午

早飯後前往德州東站乘G202,10:00—11:21到達北京南站


“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方案

第八組:新農村建設小組

 

調研地點:齊齊哈爾市克山縣克山農場

調研時間:201231521

本組調研人數:6

調研地點情況介紹:素有北國明珠之稱的齊齊哈爾市克山縣位於黑龍江省西部、齊齊哈爾地區東北部,是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全國雙擁模范縣、首批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國家重點大豆基地縣、國家重點馬鈴薯基地縣。全縣幅員面積3320平方公裡,耕地面積302萬畝,轄69鄉、122行政村9個農林牧漁場,總人口50萬,其中農業人口38萬。

主要任務:深入走進克山農場,了解當地的產業結構、產業發展,對於先進的經驗我們要學習,並且和單位的發展規劃要有機的結合,學而致用.了解當地的文化事業發展,主要針對當地農場的文化發展現狀、發展前景、發展規劃、以及遇到的發展困難進行深入調研﹔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走訪當地農戶,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了解民情、文化需求。

 


新農村建設調研小組工作安排

日  期

時間

工   作   項   目

3月15

星期四

 

上午

 

晚上16:50乘坐T47次列車前往齊齊哈爾市,次日早08:20抵達

出站後,坐客車前往調研縣克山縣克山農場

研究確定調研日程計劃,了解農場基本情況。安排住宿:村民家

晚上

小組會議(針對實際情況,安排接下來幾天的活動及要求)

3月16

星期五

上午

深入克山農場,了解當地文化事業的發展(針對於當地農場的文化發展現狀、發展的前景、遇到的發展難進行深入調研)

下午

了解文化的同時也要適當宣傳單位的文化.進行文化交流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7

星期六

上午

農業生產勞動

下午

農業生產活動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8

星期日

上午

與農場的青年舉行座談會,針對年輕的理想與現實進行交流互相學習

下午

考察參觀當地先進的農作物種植、牲畜飼養場

晚上

小組會議

3月19

星期一

上午

考察走訪農場及周邊,了解第一手資料,與村民訪談,發放問卷,做好記錄

下午

針對調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

晚上

為明天交流文化活動做准備

3月20

星期二

上午

走訪學校進行文化交流

下午

文化調研

晚上

總結會。收拾行李准備明天返京

3月21

星期三

 

下午17點前抵達齊齊哈爾火車站。乘坐T47次(18:52發車)返京,次日上午09:13抵京


“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報名表

 

  單位:(黨組織蓋章

 

姓名:

出生日期:

性別:

部門及職務:

 

有無調研經歷:

報名組別:

第_____組________小組

是否接受調劑:

特長、專業(可詳填):

 

 

 

在報名參加的小組可以承擔何種工作或本人工作、專業與本小組主題活動是否有關聯?

 

此表可復印使用,同時可以到文化青年網站下載

報名表請35日前交到或傳真到部團委辦公室

    聯系人:蔡耀文 張詩堯      傳真:5988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