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黨建工作 > 統戰群工
統戰群工
文化部青聯首屆“青年文化論壇”綜述
發布時間:2002-10-01 17:07 來源: 編輯:張林林
信息來源: 2002-10-01

  青年是社會的棟梁,是明天的中堅力量。3月22日、23日在天津召開的文化部青聯首屆“青年文化論壇”上,聚集在文化部青年聯合會旗幟下的一批青年才俊從自己的工作實踐出發,積極思索文藝工作的現狀,對文化事業的未來提出了有建設性的意見。這些熱情和奮發的發言,彷佛是新世紀奏響的一個樂章,引領人們關注和思索……   文化部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部青聯主席王吉首先介紹了青聯組織在機關黨委統戰工作中的角色、地位:機關黨委擔負著為8個民主黨派推薦優秀的青年民主人士的職責。文化部人事司機關人事處處長、青聯黨委魏軍介紹了部機關對青年人才的選拔、培養情況以及機關公務員隊伍、外事隊伍的管理情況。他說,人才問題是戰略問題,因此,機關人事處在1997年、1998年做過兩次系統的調查,了解這兩支隊伍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並逐步落實。通過堅持吸納新鮮血液,逐步改善人才結構、年齡結構、知識結構,使青年干部的素質要與國家機關的整體水平相適應。   

    我國加入WTO。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文化部青聯常委庹祖海、歐建平的發言則更多地圍繞中國加入WTO後中國音響業、舞蹈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文化部市場司音像處處長庹祖海說,“入世”後,外資進入中國,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是個緊迫的課題。我國音像產業起步晚、發展快、問題多。目前全國有300多個音像出版單位,1400多個發行單位,5萬余家零售單位和6萬多個出租單位。但走私、盜版對民族音像業構成了嚴重的沖擊,音像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要求,1997年起連續三年營業額下降。他認為,應對的措施就是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培養、發展市場主體。通過立法手段設置更高的門檻,使音像單位提高經營規模,規范市場秩序,改革法規制度,要依法辦事,行政管理措施要公開、透明。市場競爭最終取決於人才的競爭,因此要根據公司法進行現代企業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結構。他說,現在我們總的發展戰略是明確的,關鍵是要抓住時機,以最短的時間發展、壯大民族產業。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歐建平發言的題目是:《“入世”:中國舞蹈界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他認為,應對WTO的當務之急是繼續健全和完成中國民族舞蹈體系的基礎建設,同時,系統、深入地學習和借鑒西方現代舞蹈100年來形成的科學理論和方法,盡量豐富和完善中國的民族舞蹈體系,以至在保存和發展民族舞蹈的同時不至於被外來舞蹈所取代。   

    來自直屬表演團體的演員,結合自身藝術實踐的體會,提出了許多令人稱道的見解。中央民族樂團一級演員、部青聯主席吳玉霞在發言中說,一個良好形象的確立,是生活中成千上萬次重復的濃縮,包括藝品、人品。她很看重這樣的過程以及它的准確性把握,也很在意人們對它的認識程度。吳玉霞除演出外,還參加了教育工作,她在教琴中,注重學生能力的挖掘和培養。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演員,部青聯副主席孫毅著重論述了對深化藝術表演團體體制改革的看法,他認為,要避免“走穴撈錢漫天飛,伴宴炒更掙小錢”的局面,穩固中直院團“國家隊”的地位,既要遵循市場規律,又要遵循藝術規律。   

    對於流行歌曲充斥 ,民歌民樂處於低潮的狀況,東方歌舞團一級演奏員周維說,他在工作實踐中發現,這是表現形式上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落後於時代。他嘗試著將二胡與電聲樂團相結合、與合唱結合、與東南亞樂器相結合。結果是在1986年參加由加拿大溫哥華舉辦的世界交流博覽會的專場演出上大獲成功。他認為,從事國粹藝術和民族音樂的同行們應從自身做起,選擇好形式,不斷創新,賦予藝術作品以新時代的生命,實現國樂與世界音樂並駕齊驅。   

    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研究員吳文科委員從“經濟學”角度對相聲現狀進行了闡述: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副研究員論述了考古學與社會的關系:來自國家圖書館的鎮錫惠委員簡要介紹了數字圖書館的情況,並描述了數字圖書館的未來: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館員黃喬生介紹了國內魯迅研究的相關情況:中國圖書館學會秘書處副秘書長、副研究員湯更生委員認為,圖書館作為信息知識資源的集散地,將更好的發揮信息支撐、科學普及、社會教育和文化傳播、推廣的重要基地,提高共眾的文化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   聚,似一團火﹔散,像漫天星。文化部青聯委員們驅車返京時是夜色闌珊,他們又融入這奔騰的社會洪流中去了……  (摘自2001年7月《中國文化報》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