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來,池州市在加強文物保護的基礎上,加快文化旅游融合步伐,大力推動文物的合理利用,採取多種措施,讓文物“活起來”。
一是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展陳功能。依托國有、非國有博物館,利用“5.18”國際博物館日、“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日”等節日,積極組織文物圖書捐贈、非遺沙龍、池州抗疫圖片展等活動,年均開展各類文物展覽、公教活動200余場,接待觀眾16萬人,切實發揮文物的公共服務功能。
二是積極開發文保類旅游景區。秀山門博物館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青陽縣博物館、東至縣黎痕紅色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市1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目前有6處作為旅游景區對外開放,佔比達60%。2019年,池州市124處文保單位共接待參觀者60萬余人次。
三是推出特色文化旅游線路。適應文化旅游融合新需求,依托眾多文物保護單位,策劃推出“烽火硝煙熱血之旅”“敬緬忠魂追憶之旅”等三條紅色旅游系列線路產品,結合傳統古村落保護及古橋古道修繕,推出鄉村游、研學游等系列線路產品,擴大文旅消費,拓寬休閑空間。
四是加大革命文物的宣傳力度。皖贛特委舊址、東至黎痕老街、青陽宋沖賓山革命紀念館及貴池新四軍七師沿江團團部舊址等革命文物成功入選省、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榮獲“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級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等榮譽,接待各類黨性培訓班500余個,培訓教育黨員6萬余人,已成為宣傳愛國主義,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場地。
上一篇: 宣城市加快推進旅游產業發展 |
下一篇: 池州市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顯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