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安徽
安徽
安徽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特色鮮明
發布時間:2020-06-17 10:59 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0-06-17
  近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馬鞍山市政府主辦,省文物局、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含山縣政府承辦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安徽省主場活動,在馬鞍山市含山縣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行。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何長風、馬鞍山市政府副市長闞青鶴等出席活動儀式並講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蔡小莉主持儀式。
  何長風指出,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是一個國家也是一個地方的“金色名片”。我們要堅持保護第一,堅持融合發展,努力使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滋養我們的心靈,滋潤我們的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啟動儀式上,分別授予“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領隊榮譽證書﹔同時向首次評出的10位全省“最美基層文物保護員”授予榮譽證書。何長風宣布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安徽省主場活動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非遺項目展示,遺址公園圖片展,參觀凌家灘文明探源館、考古工作站、紅燒土塊遺跡考古發掘現場、墓葬祭祀區和防洪工程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目不暇接。線上活動包括文物修復、考古及非遺科普、含山縣省市級非遺產品直播帶貨等。啟動儀式現場外,安徽省各地文博系統圍繞“文物賦彩全面小康”主題,同時舉辦200多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
    活動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抗疫文物展示宣傳,開展文物惠民活動,宣傳傳播文物工作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方面的顯著成績,充分展示全省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成果,激勵公眾自覺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實踐。文博工作者下田頭、進社區、到校園,傳播文物價值。有的活動時代特色鮮明,如蕪湖、池州和阜陽等市推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圖片展”和剪紙展,運用新征集的地方抗疫文物,用圖片記錄當地抗疫的不平凡歷程,展現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人民群眾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的難忘畫面。有的活動地方特色濃郁,如安慶市通過5G技術最新攝制的線上展覽視頻《黃梅戲發展歷程》、銅陵市館藏銅文物精品三維數字展等,亳州市“全民參與保護、資源你我共享”系列活動,專門制作了《圖說文物保護法——學習文物小常識》宣傳畫冊,在亳州古地道、花戲樓等文物旅游景區開展宣傳活動。這些活動立足地方資源,展示優秀傳統文化。
  安徽博物院、省考古所共同推出——“3600年前的‘家’來了”線上展出,通過發掘的視頻和相關資料進行宣傳,讓公眾對於肥西三官廟遺址有更深的了解。滁州市舉辦“保護文物,你我有責”活動,有展板宣傳、社區聯動、專題宣傳和“博樂園”宣教活動加手工等多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