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期,安徽六安市緊密圍繞“一條主線 打好文旅發展“五張牌”。一條主線——以“大別山風景道建設”為主線,串聯四線三區的“紅色”旅游基地和“綠色”旅游景點,將大別山風景道建成六安旅游的金腰帶、富民增收的風景帶。
打好“規劃牌”。以規劃為引領,編制《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發展規劃》《六安市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及公共服務區(點)設計》《六安江淮果嶺鄉村旅游線路策劃》等規劃,明確各項工作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推動重點線路的策劃串聯和提升,構建科學的規劃發展體系。
打好“紅色牌”。充分利用六安“兩源兩地”的政治優勢,將大別山的紅色旅游基地和綠色旅游景點串線、成鏈、連片,將該市打造成全國知名紅色旅游示范和康養基地。加強紅色資源保護與利用,三年來共爭取各類資金約2.4億元支持紅色旅游項目建設。“堅持保護利用並重 助力老區脫貧攻堅”案例成功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推出“挺進大別山紅色之旅”等精品紅色旅游線路3條,連續舉辦5屆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
打好“生態牌”。找准路徑,整合資源,推進“1+N”大別山風景道體系建設,推動環城旅游休憩帶、淠河休閑旅游區建設,利用溫泉、山水、中醫藥等資源,打造大別山康養、避暑、中醫藥旅游目的地。培育茶谷小鎮、霍山大別山人家等農家樂品牌,攜程大灣民宿、八灣堂古民居等精品民宿,形成農林採摘、民宿、研學、戶外等20多類2000多家鄉村旅游單位實體。霍山縣太陽鄉、金寨縣天堂寨鎮入選“安徽避暑旅游休閑目的地”。
打好“產業牌”。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圍繞旅游產業升級,加大文旅和數字創意產業“雙招雙引”工作,謀劃一批“添彩”“提能”“增效”文旅項目。1-8月,該市納入省“雙招雙引”平台數字創意與現代服務業項目115個,金額370.64億元,項目數量及金額均居全省前列。建成大別山風景道、中國紅嶺公路一批旅游基礎設施,大灣景區、皋陶文創園等景區,攜程度假農庄、虛谷溫泉等接待設施,落地六萬情峽、六安罍街等重大項目。
打好“推介牌”。整合特色文旅資源,提高“游安徽APP”“六安文旅APP”影響力,積極創新營銷手段,構建以短視頻、微信微博、客戶端為主體的新媒體宣傳矩陣。開展“安徽人游安徽”“六安人游六安”系列優惠活動,通過支付寶、攜程等平台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800萬元。推出微旅游、自駕游、鄉村游、美食游、應季游等旅游開發產品近百個。赴合肥、阜陽等省內重要客源城市開展“綠水青山 紅色六安”宣傳推介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