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安徽
安徽
安徽黟縣西遞村:用傳統文化繪制古村振興新畫卷
發布時間:2023-02-14 08:5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2-14

  2020年,安徽黟縣西遞村的“90後”村民湯小龍,結束在外打拼,回到老家,投資300多萬元,將具有450多年歷史的祖宅修葺一新,開起了高端民宿。“元旦假期游客很多,每天營業額達到4000多元。”湯小龍對未來充滿了期待,“用不了多久,投資就會回本。”

  作為徽派古民居建筑藝術的典范,西遞村一街一巷承載著歷史,一磚一瓦寫滿了故事。如今,如湯小龍這樣的各式創業者,回到西遞村,以傳統文化為底色,參與繪制鄉村振興新畫卷,給予這座千年古村新的活力。

  自2000年西遞村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為了保護這份人類精神文明財富,西遞鎮政府於2004年成立旅游管理委員會和遺產保護委員會,牽頭負責村內的遺產保護與旅游管理。西遞鎮副鎮長涂昊介紹,對西遞古村的開發極其慎重,堅持在保護中合理利用,在利用過程中進一步加強保護。

  景區內所有房屋修繕,尤其是挂牌古民居,均按照申請、審核、勘察、設計、審批、公示、施工監管、驗收等10項程序進行審批。同時政府加大投入,實施古民居消防、白蟻等蟲害防治、拆違控違和整體保護等保護手段。

  在頂層管理制度設計方面,西遞村以村民為主體,激發出村民的主動性,保護和活化利用文化遺產進行旅游開發。涂昊表示,西遞村每年從旅游門票收入中提取一部分作為遺產保護資金,按照戶人口及房屋面積等進行再分配,分紅給村民。據悉,分紅保底金額為620萬元,總門票收入超過3700萬元後超出部分按8%予以分配。

  保護有力,為產業振興提供了強有力支撐。西遞村大力推進雙招雙引工作,近年來,借助社會資本力量,盤活了本村19戶24幢閑置民房,修繕瀕臨倒塌的民房及破損的古民居,在搶救性保護的同時,不斷開展創造性利用,累計投入3000萬元,打造了集觀光、餐飲、住宿、度假等功能於一身的士山度假民宿集群。利用老政府、明經園等多年閑置資產,廣泛洽談,深入合作,引進深圳泊心雲舍集團有限公司,累計投入4000萬元,打造“泊心雲舍﹒明經園”高檔民宿。

  一手抓保護,一手抓文化傳承,西遞村在非遺傳承方面發力,助推文旅融合。西遞村深度挖掘西遞楹聯文化內涵,開展楹聯作品征集活動,就在近期,今年的楹聯征集活動收到全國各地584幅作品。而在旅游項目上,推廣“拋繡球”“徽州祠祭”“徽州楹聯匾額制作技藝”等省級非遺項目,打造地方特色傳統民俗活動,進一步豐富參與性、體驗性業態。同時打造“千古黟技,匠人聖地”百匠堂,包含“非遺傳承體驗區”“農耕文化體驗區”兩大板塊,成為西遞村獨特的文化名片。

  古建筑的保護,千年文化的傳承,為產業發展帶來更大的活力。涂昊介紹,在傳統觀光游的基礎上,近些年全村正在全力拓展新業態新發展。據悉,西遞村產業發展中,“寫生經濟”成為中流砥柱和特色產業。目前,全村已經建立19個寫生基地,每年吸引約17萬名學生前來寫生,“每年寫生經濟帶來的收入超過1億元。”涂昊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持續優化調整,今年寫生經濟會逐步恢復並實現新的發展。

  在旅游業態創意創新發展方面,西遞村因地制宜、合理開發。西遞村打造了大型水幕秀《西遞傳奇》,將西遞的深厚文化歷史從“靜態展覽”轉向“活態傳承”,重現西遞歷史,賦予游客融入其中的沉浸式體驗。2021年,“光影技術在西遞夜游項目的應用”入選全國文化和旅游裝備技術提升優秀案例。按照計劃,今年將會打造西遞舞台,實現沉浸式演藝體驗,講好西遞文化故事,同時打造劇本殺項目,讓更多年輕人深入體驗西遞村深厚的傳統文化。(孔令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