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安徽
安徽
“土味”農貨碰撞“潮味”玩法
——安徽小年貨撬動大市場
發布時間:2025-02-12 10:3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2-12
  1月18日,安徽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內人潮涌動,2025“游購鄉村”文旅消費迎春分會場活動在此拉開帷幕。這場盛會以“好物迎春”“美好旅程”“多彩年俗”等為主題,串聯起鄉村年貨展銷、非遺文化體驗、民俗表演狂歡等活動,為市民打造了一場充滿“土味”與“潮味”的新春文旅盛宴。短短7天,30余萬名市民、游客涌入現場,為鄉村的“年貨經濟”帶來蓬勃活力。
  年貨大集:從田間到舌尖的“鄉村味道”
  走進面積為5000平方米的展館,迎面而來的是濃郁的鄉土氣息。安徽省16個市的近300家特色企業將“壓箱底”的農貨搬上展台:肥西草莓鮮紅欲滴、亳州鹵牛肉醬香四溢、淮南牛肉湯熱氣升騰,黃山臭鱖魚、懷寧貢糕等非遺美食攤位前更是排起了長隊。來自江蘇的游客張先發拎著鼓鼓的購物袋笑著說:“這些土特產平時分散各地,今天一站買齊,春節待客的‘排面’全有了。”
  線上、線下的聯動讓年貨銷售“火力全開”。直播間裡,“3、2、1上鏈接!”的喊聲此起彼伏,亳州鹵牛肉銷售超2000斤,淮南牛肉湯單品銷售額超10萬元﹔線下展台前,商家各顯神通:安徽蟹之都公司農家黑豬肉現場煎烤試吃,香氣勾得消費者紛紛掃碼下單,單日銷售額達8.32萬元﹔淮北非遺花饃傳承人申麗麗的手工面點攤被圍得水泄不通,800個花饃半天售罄。“沒想到傳統手藝這麼受歡迎!”申麗麗感慨,她的花饃加工廠已帶動當地30多名村民就業。
  文化盛宴:非遺“活”起來,年俗“潮”起來
  年貨之外,文化體驗成為活動另一大亮點。展館中心舞台區,鳳陽花鼓歡快起舞,黃梅戲《夫妻觀燈》唱響鄉音﹔非遺互動區,吹糖人師傅指尖翻飛,一隻金猴躍然掌心﹔捏面人攤位前,孩子爭相定制“冰墩墩”造型面塑。安徽省文化館書法家揮毫潑墨,2000余副春聯被市民搶購一空。“這才是過年的味道!”合肥市民戴哲慧舉著剛寫好的“福”字連連拍照。
  活動還巧妙嫁接現代消費場景。旅游精品線路、皖美民宿等現場推介,上百個旅游景點門票現場贈送,金融機構推出打折、滿減等優惠措施,12家優質企業攜100多個品類線上直播帶貨。來自上海的游客李慧說:“原以為鄉村年貨展很傳統,沒想到這麼‘潮’,文創、直播、沉浸式體驗全都有。”
  經濟賦能:助推鄉村振興
  作為全國僅有的兩個“游購鄉村”分會場之一,安徽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文旅嘉年華,更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數據顯示,參展的5000余種商品中,九成以上來自鄉鎮企業和農民合作社。淮南白藍企業集團總經理周靜算了一筆賬:“通過展會引流,公司牛肉湯線上店鋪增加7萬多粉絲,整個春節銷售額較以往翻了一番。”
  “游購鄉村”更打通了“年貨經濟”與“旅游經濟”的鏈接。現場推介的24條鄉村特色旅游線路中,包含民宿體驗、年俗研學等特色項目,有的旅行社接到數百個預訂咨詢。第二批“皖美金牌民宿”授牌儀式同期舉行,岸香集團黃山區域負責人張恆表示:“年貨展提升了曝光度,旗下的兩家民宿春節期間全部爆滿。”
  從熱氣騰騰的牛肉湯到指尖飛舞的非遺技藝,從田間地頭的農產品到創意十足的文創,2025“游購鄉村”活動繪就了一幅文旅融合促消費的生動圖景。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強化平台搭建,精准對接供需,探索從傳統的邀展制向引展制轉變,變“要你來”為“你要來”。同時,組織鄉村旅游重點村前往先發地區考察學習,加大招引力度,推動更多項目落地、業態引進和產品提升,不斷擴大增量。(孔令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