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印發《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
不斷強化首都城市特色 擦亮歷史文化金名片
發布時間:2020-04-14 10:54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0-04-14
北京市委近日印發的《關於新時代繁榮興盛首都文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新時代傳承發展古都文化,要堅持城市保護和有機更新相銜接、內涵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統一、保護傳統和融入時代相協調,不斷強化“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
《意見》提出,推動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堅決落實“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加強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傳承城市歷史文脈。做好中軸線申遺工作,讓古老的中軸線彰顯獨一無二的壯美空間秩序。保護好兩軸與四重城廓、棋盤路網與六海八水形塑成的老城空間格局。科學劃定歷史文化街區,有序推進胡同和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建設國家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典范地區。構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建好大運河、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保護傳承好世界文化遺產,加強“三山五園”地區整體保護。保護利用好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上宅遺址、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金中都遺址等,加強對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的保護與認定,重視對名鎮名村、古橋古閘、古樹名木等文化資源的保護。抓好內涵挖掘和活化利用,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歷史文物保護好、利用好,把文物背後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發掘好、闡釋好,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展現古都北京的歷史文化風貌和獨特城市魅力。
《意見》由八個部分構成,分別從思想理論、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文化供給、對外傳播、黨的領導等八個層面進行闡述。其中還提出,加強紅色文化保護系統規劃,健全首都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體系。培育紅色文化建設重點品牌,打造一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黨性教育基地、廉潔文化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勝地。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支持京劇、北京曲劇、京韻大鼓等發展,辦好“我們的節日”系列文化活動。實施“漫步北京”計劃,加強地理要素與文化內涵的關聯表達。鼓勵時尚文化活動開展和藝術區建設,打造特色小鎮,引導禮儀、飲食、休閑等各類文化健康發展。加強老舊廠房保護利用,延展交通樞紐、商圈、園區、鄉村等文化功能,打造多元復合文化空間,建設綜合型文化商業聚集區,彰顯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文化魅力。實施“文化+”融合發展戰略,推動文化與科技、旅游、體育、金融等深度融合發展。打造融精品線路、文化精華區為一體的文化景觀網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沈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