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北京
北京
北京:旅游不文明行為有“法”管了
發布時間:2020-07-02 12:44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0-07-02

  “小朋友,刻劃、涂污或者其他方式損壞文物古跡、旅游設施的行為是正確的嗎?”前不久在頤和園舉辦的《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宣傳季啟動儀式上,孩子們興味盎然地與志願者答題互動,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爭做“頤和園最美游園代言人”。

  近年來,北京文旅部門加強行業監管,加大懲戒力度,倡導文明旅游。今年6月1日《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正式施行,對在全市范圍內更好樹立文明風尚,引導市民、游客規范旅游行為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守住文明底色

  《條例》共六章六十三條,明確了文明旅游、文明觀賞、健康文明生活等行為規范,以及在旅游、交通出行等方面重點治理的不文明行為,引領公民成為文明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守護者。

  運用“雲互動”對《條例》重點內容進行解讀,引入“黑科技”助推社區垃圾分類,點亮“文明行為規范拼圖”、開啟文明志願服務……《條例》施行以來,北京各城區、各街道紛紛開展文明宣傳活動。如房山區發布《講文明 我行動——倡議全區人民行動起來》,號召市民提升思想覺悟、道德水准與文明素質﹔朝陽區制作《踐行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爭做文明朝陽人》短視頻,運用對比鮮明的彩色與黑白畫面,生動闡釋關於文明行為的正誤做法。

  “我們開展創城攻堅百日大決戰,建立破壞文物行為聯合懲戒制度,制定《延慶區等級景區破壞文物行為聯合懲戒辦法》,將破壞文物行為人一律納入全區各景區游客‘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截至目前,已有5人被列入‘黑名單’。”延慶區文化和旅游局四級調研員節紅霞介紹。

  據了解,延慶區文化和旅游局積極推進全區加強文明旅游建設,推薦八達嶺長城、龍慶峽等景區參與文明風景旅游區創建工作,營造誠實守信、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

  形成文明共識

  旅游景區是“美麗中國”的集中體現,也是“文明中國”的重要載體。在旅游景區中大力提倡文明行為、提升游客素質,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條例》指出,游客應當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愛護文物古跡,遵守景區景點秩序,服從管理﹔重點治理採挖景區植物,攀折花木,損壞草坪、樹木等不文明行為。對此,北京各旅游景區紛紛行動,加強宣傳,做好監督,引導市民、游客自覺樹立文明風尚。

  邢鳳是朝陽公園觀光游覽車項目經理,5月以來,她每天都會對體驗觀光車及其他娛樂項目的游客進行登記,並提醒他們保護相關設施。“《條例》的頒行對游客行為起到了約束作用。公園內大部分都是原生態景觀,作為工作人員,帶領客人游覽時,我們會主動進行督促引導,告訴大家保護景區環境。”

  端午假期,北京市民董女士帶孩子到天壇公園游玩。她說:“我兒子快兩歲了,我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教育他,幫他從小樹立文明環保意識。比如,告訴他花草樹木都是有生命的,需要好好呵護﹔不能隨手亂扔垃圾,一定要放到垃圾桶裡。”

  《條例》在健康文明、綠色環保生活方面,提倡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用餐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等行為。

  “我們在餐廳明顯的位置都張貼了《條例》。倡導文明用餐無論對消費者還是餐廳都是有益的,其中的公筷行動、‘光盤行動’,極大地減少了浪費。”花家怡園四合院店經理孫磊告訴記者,花家怡園餐飲集團曾發布《給朋友們的一封信》,為最大限度降低風險,他們每天對各餐廳進行全面清潔、消殺,為到店顧客提供消毒毛巾、免洗洗手液、公筷等。

  強化文明秩序

  近年來,北京文明行為促進工作在制度化、法制化道路上不斷推進。2016年,《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出台,加強對不文明游客和不文明旅游從業人員的約束和懲戒力度。2020年4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召開2020年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評審會,公示7例游客不文明行為,對不文明游客實施聯合懲戒,起到了較好的威懾作用。此次《條例》的頒行,進一步明確了各類不文明行為所涉及的法律責任。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厲新建認為,《條例》以法律法規的形式頒布,對於不文明行為會有較強的規范和約束作用。“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尚處在轉型之中,除了道德約束,從法律法規角度對文明旅游等行為進行規定有其必要性。相信通過道德的引導、法律法規的約束,輔以有效的宣傳,文明旅游一定會成為游客們的自覺行為。”

  “《條例》出台前,對於不文明行為,北京主要是依據國家層面的治安管理處罰法來進行規范,但主要是原則性的規定層面。北京市也曾出台一些與文明、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內容相對分散、不夠具體。《條例》是北京市行政區域內文明行為的專項立法,作為省級地方性法規,它的法律效力等級相對較高,使得文明旅游、文明出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夯實了制度化、法制化基礎。”南京旅游職業學院副教授印偉表示。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有法可依的同時更要做到有法必依。印偉說,在《條例》施行過程中,需要政府、企業、旅游從業人員以及公眾等各方面力量的相互配合,做到共建共治共享。《條例》不僅要規范北京本地市民的行為,更要通過政府和旅游企業的宣傳窗口,號召到北京旅游的游客做到文明出行,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文明旅游的秩序。(唐伯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