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初中學生李俊妍在這個暑期的生活特別充實,看演出、練舞蹈、上非遺主題課,這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就在離家不遠的朝陽區文化館免費參與。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文化館裡看了經典話劇《雷雨》,當天的演出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的學生與北京師范大學北國劇社的同學共同演繹。觀看大學生的戲劇表演,把她和經典舞台藝術作品的距離拉得更近了。李俊妍說:“曹禺先生的《雷雨》是高中階段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觀看現場話劇表演,將我帶進了經典故事之中,看到課本中的內容‘活’了起來,讓我在對作品有了更深刻認識的同時,也對舞台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希望今後在校園中也能參加相關的戲劇社團。”
話劇《雷雨》的演出,是2024年朝陽捌月全民藝術節暨朝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月活動中的一項內容。該活動由北京市朝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朝陽區文化和旅游局、朝陽區宣傳文化中心共同策劃推出。藝術節緊扣“文化館 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這一主題,按照美育課堂、美育實踐、美育賽事、美育展覽展示、美育嘉年華5個板塊,在文化館以及街鄉市民活動中心等地廣泛開展美育活動596場。
全民藝術節期間,朝陽區“社區一家親”全民美育課堂組織文化館業務干部、專業文藝團隊、非遺傳承人,在各基層單位為群眾提供全面的美育培訓指導。“社區一家親”全民美育課堂是朝陽區宣傳文化中心精心打造的美育服務品牌。該課堂提供全民、全齡、全域、全時的美育服務,以提供充足完善的美育課程服務為目標,積極探索開辦符合不同人群特點及需求的美育課程,豐富美育課堂的呈現形式。如美育直通車採用免費預約的方式,每周輪流開展不同主題的藝術普及課程,吸引很多群眾常態化走進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聽課充電﹔美育加油站則採用公益收費的方式,對有進一步培養藝術興趣愛好的學員提供系列培訓,開課時間節點靈活,讓退休族、上班族各取所需﹔職工美育課堂則探索依托工會體系開展,填補中青年上班族接受美育服務的空白。
朝陽區宣傳文化中心副主任徐禎卿表示,此次藝術節積極探索促進美育資源在學校、家庭與社會之間的流動,將優質美育資源引進基層、送到群眾身邊,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的使用效率。
全民藝術節期間,作為第22屆“金刺猬大學生戲劇季”暨“校園原創文化精品展演”活動重要組成部分,首屆大學生戲劇論壇為廣大戲劇愛好者帶來一系列戲劇大師課、劇社交流、劇本朗讀等活動,多形式提供戲劇文化普及服務。
“演員需要表現自己,表演要遵循三要素‘真聽、真看、真感受’,由內而外地感受生活,並在生活中積極表現自己。”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二度梅花獎獲得者王衛國在戲劇大師課上,結合多年舞台實踐帶領觀眾共同探究舞台表演的奧秘,3個小時的表演課贏得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活動現場,身為文化志願者的胡楊天戈對文化館豐富的美育活動深有感觸:“作為一名已經拿到上海戲劇學院音樂劇專業錄取通知書的學生,我的身份也從普通觀眾變成了未來的藝術工作者,參加這樣的美育課讓我深受啟發,希望有更多學生走進文化館和大師近距離接觸,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盧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