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北京
北京
北京:多元業態慶新年 文旅消費涌熱潮
發布時間:2025-01-02 09:0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1-02

  從“2025北京千燈夜”到“千年萬年 長城跨年”元旦跨年體驗活動,為了迎接元旦,北京市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跨年文化活動,為市民、游客營造熱鬧濃郁的迎新氛圍,用多元業態激發文旅消費活力。

  徜徉於花海中,北京市民與濃濃的年味不期而遇。2024年12月27日,北京市順義區趙全營鎮第六屆年宵花展開啟。花展佔地5000多平方米,通過“花卉藝術館+園藝生活館+藍莓採摘館+綜合展示區”的布局,展出近千種花卉,達10萬余株。其中,引進蝴蝶蘭、三角梅、君子蘭、小金桔、紅掌等200多種年宵花產品。該活動將貫穿2025年元旦、春節及元宵節,持續至2025年2月15日。

  本屆年宵花展更加注重與市民、游客的互動性,精心裝扮了“網紅打卡牆”,吸引了眾多游客拍照留念,並分享到社交媒體,成為花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花展很有特色,我不僅看到了許多平時難得一見的花卉品種,還體驗了園藝的樂趣,收獲滿滿。特別是那個‘網紅打卡牆’,我在那裡拍了很多美照,准備在微信朋友圈裡好好炫耀一番。”北京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

  在北郎中村花木中心,五彩斑斕的花卉競相亮相,營造出喜慶的氛圍。很多市民在此選購心儀的花卉。據介紹,北郎中村的蝴蝶蘭生產基地已實現全年生產,階梯性全年有花,年生產80萬株,年銷售額近2000萬元。

  除了絢爛的花海,還有流光溢彩的燈會。2024年12月28日,“2025北京千燈夜”在北京溫榆河公園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北京千燈夜”佔地面積擴大至600畝,匯聚超過千組自貢彩燈。活動以傳統文化為基石,融合時尚科技元素,為市民帶來一場跨越新年的文化盛宴。活動將持續至2025年3月。

  “萬物皆可燈”是自貢彩燈的一大特色。游客從入口門區開始漫步,便能沉浸式體驗“龍蛇賀歲”“仙境奇遇”“大國寶藏”“京華神韻”“花現美好”“王者風尚”“仰望蒼穹”“向陽而行”這八大主題區域的燈彩盛宴。沿途,人們將遇見桃花、仙鶴等景象,還有天球儀、青花瓷、絲綢之路的再現以及故宮角樓、祈年殿等傳統元素的精彩呈現。在各主題演藝區,國風舞蹈、盛世鼓樂、繁華歌舞、民樂演奏、未來巡游等沉浸式演藝活動循環上演。此外,燈會現場設置了“國風旅拍館”,為游客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包括服裝租賃、妝造設計和專業拍攝,使游客不僅能欣賞彩燈,更能親身體驗,成為“畫中之人”。

  在燈會區域附近,一年一度的“溫榆冰雪節”活動也已拉開序幕,2萬平方米的東岸草坪化身雪上樂園,大雪道、雪地轉轉、悠波球、挖掘機等多樣項目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冬季我們在溫榆河公園有‘北京千燈夜’和‘溫榆冰雪節’活動,希望‘四季溫榆’能給市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朝陽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2024年12月31日,八達嶺長城景區推出了“千年萬年 長城跨年”元旦跨年體驗活動,包括音樂會、夜長城、“登長城 看新日”等內容,為游客呈現別具一格的跨年文旅體驗。游客不僅能欣賞八達嶺的夜景,同時也能欣賞一場長城跨年閃現音樂會、觀看燈光秀跨年儀式。2025年1月1日清晨,游客還可在八達嶺長城迎接新年第一縷陽光。八達嶺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推出八達嶺夜長城跨年文旅活動,就是想為游客提供一個獨特的跨年選擇,希望給大家帶來新年的祝福。”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豐富人民群眾假期文化和旅游需求,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北京市積極加強文旅活動和產品供給,籌備好跨年活動,共推出203場群眾文化活動、226場各類演出、10條京津冀及周邊世界遺產主題游線路等,共慶新年到來。

  在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副院長楊德進看來,北京跨年活動在新場景、新業態和新消費方面展現出三大新特點:跨年新場景更加多樣且內涵豐富,充分彰顯了特色文化、藝術設計和數字賦能的時代特征,尤其是首秀首發首展類活動場景的塑造,滿足了人們對2025新年的新期待感﹔跨年新業態更加符合人們對參與感、沉浸感、唯美感、幸福感、快樂感、鬆弛感的情緒價值要求,從而在激發新消費潛力上有更強的作用和效果﹔新場景新業態引領新消費的供給端在跨年之際集中發力,在時間節點上、空間分布上、聯動節奏上、主題策劃上形成了統籌協調,符合需求端規模化、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行為偏好,供需匹配度顯著增強。

  北京該如何結合傳統年味與文化活動,進一步釋放文旅消費潛力?楊德進建議,應進一步增強跨年活動的大眾吸引力,不僅要有面向年輕人的時尚體驗,更要針對青少年跨年、家庭親子跨年、中老人跨年等市場進行細分,開發多元化產品,進而實現消費規模的提升。同時,依托跨年新場景新業態的熱度,在加強IP塑造和品牌營銷的同時,大力促進周邊消費產品的開發,大力促進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不斷提升二次消費水平和規模,實現有人氣更有商氣和財氣。此外,還要加強對活動的安全管理和服務工作,跨年活動人流量大,又正值寒冬,需要營造安全、穩定、祥和的氛圍,在跨年熱鬧的氛圍中,更多考慮消費者保暖抗寒的需求。(王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