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重慶
重慶
重慶潼南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演出服務工作
發布時間:2014-12-11 09:34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4-12-11

  今年以來,重慶市潼南縣在全市先行先試,創新推動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演出服務工作,面向全縣29支民間文藝演出團隊購買公共文化演出1228場,其中為農村購買演出1124場、為城區廣場購買演出104場。購買的演出每季度在全縣281個行政村各演出1場,每周在2個城區廣場各演出1場,推動了公共文化服務向均衡化、標准化、便捷化轉型升級。 

  一、精心謀劃,嚴把准入關口。按“設施過硬、素質優良、節目健康、群眾歡迎”的要求,從嚴挑選演出服務隊伍,分“三步走”把好准入關口。一是全面普查到位。對22個鎮街的演出團隊實地普查,全面統計演出團隊的人員結構、設施設備、活動情況、社會影響等,在摸清家底後一一登記建檔。二是嚴格評估認定。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擇優遴選一批演出團隊進行考察,在實地觀看演出節目、征求群眾意見、查詢演出團隊依法經營情況後,對達標的演出團隊,經公示無議異後,頒發演出服務資質證書。三是依法招標採購。面向社會公開公共演出採購目錄,對公共文化演出服務分片區設置採購項目,採取競爭性談判方式進行公開招投標,最終確定29支演出團隊中標承接1228場政府購買的公共文化演出。 

  二、規范管理,建好演出隊伍。一是健全管理規范。先後建立了《民間文藝團體標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運行管理機制,完善了《民間文藝團隊綜合評價細則》、《鎮(街)宣傳文化考核方案》等考核評價機制,健全了《演出活動應急預案》、《演出團體人員意外傷害保險管理要求》等安全保障機制,同時不定期督查演出團隊日常工作、演員管理、財務公開等,努力提升管理質量和服務水平。二是優化行政審批。通過增添藝術門類、靈活經濟類型、縮減審批時限、簡化審批程序等,積極為演出團隊行政審批提供便民措施,確保其演出手續齊備、活動方便快捷。三是精心培育隊伍。建立了國營、民營演出團隊培訓指導和民營演出團體之間觀摩交流兩種模式,開辦市縣聲樂、舞蹈、曲藝培訓班15次,舉辦110余場次演出團隊觀摩交流會和2次全縣鄉村文藝調演。鼓勵藝術院校畢業生到民間演出團隊就業。 

  三、創新載體,活躍農村舞台。一是擴充演出主體。鼓勵縣內從事川劇、雜技、非遺展示、器樂等藝術表演類型的演出團隊,參與招投標活動,承接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演出服務活動。二是創新服務方式。各演出團隊注重大眾參與性,每場演出吸收當地一個精品節目,穿插歌舞、戲曲、民間絕活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同時,在演出前後播報廣播節目、展播經典電影、培訓科普知識與實用技術。目前,已在廣場社區、田間地頭“菜單式”送演出381場,在演出前後播報廣播節目1100余次,展播經典電影156場次,培訓科普知識與實用技術247場次,惠及群眾37萬余人。三是整合節目資源。收集29支演出團隊創編的特色節目1370個,從中遴選出57個精品節目形成優質節目庫,指導培育139個重點節目形成演出“菜單”,計劃每年更新優質節目20個以上,使演出團體文藝演出始終保持“源頭活水”。 

  四、廣辟渠道,籌措保障經費。按照“上級劃撥、鎮街補貼、團體自籌、企業贊助”的原則,多渠道為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演出活動提供經費支撐。一是專項資金撥。縣財政為“和美潼南﹒舞動鄉村”農村公共文化演出每場補貼1000元,為“中國夢﹒巴渝風”歡樂進萬家廣場文化演出每場補貼2000元。同時,集中採購50余萬元的設施設備,為每支中標團隊配備幕布、音響、耳麥等演出設備。對年終績效考核優秀的演出團體給予一定數額獎金。二是鎮街財政補。將政府採購公共演出納入鎮街工作年度考核,鼓勵各鎮街建立文藝演出專項基金,對轄區民間演出團體在人員培訓、演出場地等方面給予必要幫助和資金支持。落實經營免稅等優惠政策,採取以獎代補等方式扶持壯大骨干演出團隊。三是多種渠道籌。鼓勵各演出團體通過開展企業慶典、店鋪開業、婚喪嫁娶等營業性演出活動籌集運行經費。對全縣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演出活動實行“整體冠名招租”,爭取骨干企業“贊助聯姻”,實現“政府舉辦活動、企業擴大影響、群眾享受文化、團隊自我發展”的多贏局面。(來源:重慶市文化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