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聯合創建文化和旅游區域協同發展國家試驗區,加快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獨具特色的文旅品牌是旅游目的地獲取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方式。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沿線生態稟賦優良、文化和旅游資源富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有助於將其打造成為全國文化旅游發展創新改革高地、全國文化和旅游協同發展樣板,以及具有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休閑旅游勝地。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持續推進
2024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第5年,也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的第5個年頭。近年來,川渝兩地深化合作、攜手並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建意識深入人心、共建格局日漸形成。
2022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重慶市政府、四川省政府聯合印發《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提出“雙核、三帶、七區、多線”的空間格局,全方位推動兩地文旅互補共贏、產業融合、協同發展。國家“十四五”規劃將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列入102項重大工程項目。
近年來,川渝兩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協同工作成績斐然。協同推進“考古中國”、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同根同源非遺保護等重大項目,持續推進長江、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川渝段、川陝片區紅軍文化公園建設,形成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共同起草《川劇保護傳承條例(草案)》,實現川渝協同立法﹔聯合舉辦“成渝地﹒巴蜀情”巴蜀合唱節系列群文活動,持續推進“川渝閱讀一卡通”項目,讓川渝百姓更好地享受文旅公共服務的便利﹔持續實施“百萬職工游巴蜀”等文旅品牌營銷活動,兩地30萬職工帶動出游近100萬人次,拉動消費超10億元﹔聯合開展巴蜀文旅國際國內推廣活動,火爆出圈。
川渝兩地已共同組建合作聯盟27個,簽訂各領域合作協議86份,每年常態化聯合開展重大文旅活動10余項﹔協同推進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巴蜀非遺文化產業園、嘉陵江旅游風景道等一批重大項目﹔兩地川劇精品劇目雙雙斬獲“文華大獎”,聯合申辦2025年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重慶、成都持續位居節假日全國熱門旅游城市前列,旅游市場火熱﹔川渝兩地工會聯合開展 “百萬職工游巴蜀”活動。
共創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川渝兩地文旅資源稟賦好、數量多、品質高,擁有一大批知名度較高的文旅產品。去年以來,重慶印發了《關於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意見》,四川出台了《四川省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規劃(2023—2035年)》,呼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明確的“打造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休閑旅游勝地”目標。
兩地將在“攜手共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目標上進一步深化共識、凝聚合力,從產品、品牌、客源、服務、宣傳推廣等方面強化協調聯動。將攜手打造世界級旅游產品,進一步提升重慶、成都雙核能級,加快特品級旅游資源項目高效轉化,著力打造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集群。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轉化利用,推進三星堆—金沙遺址、白鶴梁題刻、川渝宋元山城防御體系申遺工作,推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長江三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蜀道國家遺址線路等標志性工程。拓展世界客源流量,依托內陸開放綜合樞紐,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精准對接客源城市,實施引客計劃,加快培育川渝聯動精品線路,協同落實入境旅游便利服務舉措,推動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成渝聯動獲批,持續提升“百萬職工游巴蜀”活動,推動本地人“川渝互游”、外地人“川渝同游”。
持續提升整體形象,聯手做大做強重大節會、展會、賽事等平台,相互賦能、互相借勢,加強兩地媒體平台相互鏈接和信息互動,聯合策劃一批主題宣傳和全媒體行動,共推魅力都市、熊貓故鄉、壯美三峽、巴蜀文明、古道漫行、古韻三國、石窟藝術、多彩民俗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形象。提升服務品質,聯合推動公共服務標准化建設,整體提升“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供給能力,打造區域旅游美食品牌,豐富文旅消費場景,優化交旅融合,提升快旅慢游水平,推進旅游市場聯合共治和執法協作,共同營造放心舒心旅游環境。
共推走廊建設走深走實
下一步,川渝兩地將強化聯動,規劃引領,以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主題風景道建設帶建設為抓手,推進產業要素加速聚集,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共創文化和旅游區域協同發展國家試驗區,共推巴蜀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共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形象,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持續走深走實。
兩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加大工作力度,支持資陽市、大足區兩地跨區域共建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制定了《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明確示范區三大發展定位、兩大發展目標、“一軸兩區兩帶”的空間布局及五大主要任務等內容,聯合編制《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規劃》,以“一張圖”引領資陽、大足兩地文旅融合發展。同時,持續打造“資足常樂”文旅品牌,深入挖掘資大兩地石窟、石刻、紅色、非遺等歷史文化遺存,開展文藝、文學精品創作,舉辦傳統節日活動、文旅消費季、文化惠民活動等,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資陽市和大足區還簽訂了《共建資大文旅融合示范區石窟寺文物主題游徑合作協議》。接下來,兩地將共同推進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建設,共同促進提升兩地石窟寺學術研究水平,推動大足石刻、安岳石刻等石窟景區聯動開放、預約開放,推動旅行社和媒體文物主題游徑聯合宣傳營銷,進一步豐富資陽、大足文物主題游徑利用形式。
沿著風景道旅游是當下受游客歡迎的旅游方式,共推風景道建設已經成為創新旅游產品形態的新思路新方式。近年來,川渝兩地在風景道建設方面持續推進。下一步,川渝兩地將探索完善共建主題旅游風景道的“五個一”機制。一是共推一個風景道旅游主題。二是共建一個聯盟,為地方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精品景區、文旅企業搭建多方參與的產業協作平台。三是共引一個龍頭旅行商實施運營。四是聯合印發一個風景道建設方案,梳理沿線資源,確定景區(點)吸引物和城鎮載體,打造提升節點。五是共推一批風景道示范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