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福建
福建
福建暑期研學游點亮八閩文化
發布時間:2024-08-13 11:3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8-13
  乘著首次開通的紅色研學專列,到古田會議會址聆聽軍號回響,踏上紅軍長征出發處重走紅軍路,走進土樓體驗客家民俗……近日,800余名來自福州長樂華僑中學的師生,在龍岩參加“重溫崢嶸歲月﹒銘刻紅色記憶”研學實踐。
  暑期以來,研學游持續升溫。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十大研學主題,包括海絲奇跡、萬象閩都、朱子理學、紅色熱土、茶語中國等,獨具特色的八閩文化為福建暑期研學游注入活力。
  紅色研學升溫
  在鬆毛嶺戰役發生地長汀縣中復村鬆毛嶺紅色山庄,長樂華僑中學的同學走進紅軍街,參觀鬆毛嶺戰地遺址、瞻仰烈士紀念碑,聽紅軍後人鐘鳴講述長征故事。
  “2016年創辦以來,山庄共接待研學游客12萬人次。研學游可以讓學生感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增強愛國主義信念和社會責任感。”鬆毛嶺紅色山庄負責人曹木林介紹。
  近日,一場庄重的傳燈儀式在位於閩粵交界大山深處的伯公凹交通站舉行,來自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25名學生接過了象征革命精神的伯公燈。在該院暑期“三下鄉”活動中,師生們走進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館等,傾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超過一千場義務宣講,讓其中蘊含的正能量影響每一個人。”烈士後代鄒廣敦說,2018年以來,伯公凹交通站推出超100場大思政課,受眾達3萬余人次。
  激活八閩文化
  “12歲的林則徐曾當過孔廟佾生,今天我在這裡學習佾舞,離林則徐更近了!”7月22日,“‘海納百川﹒吾輩自強’2024年林則徐紀念館小小講解員夏令營”開營,小講解員們體驗國家級非遺項目佾舞。林則徐紀念館“小小講解員”志願服務隊自2017年組建以來,已吸納近600名中小學生志願者,服務時長達2萬多個小時。該館負責人表示,今年是第八年舉辦小小講解員夏令營,該館每年常態化開展研學、志願者培訓等活動,講述林則徐的故事。
  “從對一座古厝的探索到對城市文化的好奇,讓愛國精神厚植於一場又一場的研學活動。”承擔福州歷史街區研學運營的福州大美之藝研學機構負責人表示,福建研學熱度逐年攀升,吸引全國各地少年兒童參與。
  研學熱讓朱子文化綻放時代光芒。“朱子故裡﹒少年有禮”2024國學夏令營日前在朱子故裡武夷山市五夫鎮同文書院舉辦。14天裡,經典誦書、禮樂研習、蹴鞠比賽等活動接連開展。
  如今,五夫鎮研學游客絡繹不絕。在“朱子學校”,每年有3萬多名學生參加“成年禮”“敬師禮”。當地還推動沿線城市聯手打造“朱子之路”研學游品牌,比如尤溪縣以“朱子游學季”為主線,量身定制全新體驗型親子、研學產品。
  助力非遺傳承
  “非遺夜校”之夏季成人公益培訓、“我是非遺小小宣傳員”、暑期非遺公益微培訓、福建非遺少兒夏令營……暑期以來,由福建省藝術館主辦的“清新福建﹒共享非遺嗨一夏”2024年福建非遺暑期系列活動在福建省非遺博覽苑登場。福建非遺博覽苑每年開展宣教培訓上百期,年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
  多彩八閩非遺體驗“點亮”美好生活。7月8日至11日,武夷山茶園迎來福建省長樂第二中學與長樂第六中學的1000余名學生。孩子們在“一堂大課、一粒種子、一片葉子、一種工藝、一杯茶”的研學課程中,體驗採茶、制茶工藝等。
  隨著武夷岩茶制作技藝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一部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來武夷山體驗茶文化成為新時尚。5月初,手尚工夫品牌舉辦的“武夷山尊享漫游之旅”迎來新一批學員。研學游客漫步岩骨花香漫游道,“打卡”《印象大紅袍》,雅鑒品茗,別樣研學讓學員們津津樂道。
  福建民俗博物館結合“潤物細無聲——二十四節氣裡的閩式生活”原創展覽與節氣節俗文化,精心打造“潤物細無聲 節氣探查營”研學夏令營等“節氣裡的福建”系列研學活動。針對暑期研學旺季,該博物館於8月推出“童心傳夏夢 閩韻匠心營”系列研學活動,開展“京劇夢韻——國粹京劇藝術研學”“茉莉香夢——福州茉莉文化研學”等,讓學員沉浸式體驗非遺民俗的魅力。(黃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