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東
廣東
廣東文化藝術新品牌綻放改革開放前沿風採
發布時間:2017-02-28 10:43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7-02-28

  1月7日至17日,2017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以下簡稱“音樂周”)成功舉辦,馬友友、邁克爾﹒斯特恩、余隆等一批大師級音樂家和來自全球20個城市的華人青年音樂家80余人,參加了先後在廣東、香港和台灣舉行的演出、交流和授課活動。音樂周期間,組建了1個音樂周交響樂團,舉辦了6場音樂會演出、5場公益講座式“樂聚﹒暢談”音樂活動,開展各種規模、各類組合的工作坊、排練、培訓活動超100場,現場參與音樂周活動的公眾達6000多人次。“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作為廣東最新推出的一個國際性高端藝術品牌活動,贏得了國內外音樂界廣泛認可與贊譽。

  一、名人帶動,架起連接中外的音樂“絲綢之路”

  2017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大師雲集,名家薈萃。著名指揮家、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余隆擔任音樂周藝術委員會主席,國際音樂大師馬友友擔任音樂周藝術總監,名人效應引發了強烈的宣傳效應,使音樂周持續受到國內外主流業界和主要媒體的高度關注。由馬友友創立的絲綢之路樂團核心成員及美國頂級交響樂團首席音樂家組成的2017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導師團隊,是音樂周的一大亮點和特色。導師團隊中的每一位都是音樂領域或藝術教育領域的先鋒,是跨文化傳播的推動者。導師團隊與來自不同地域的華人青年音樂家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帶著不同文化背景在一起創造新的音樂,體現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與延展。

  二、內容創新,重在挖掘華人青年的音樂潛力

  音樂周不僅安排團員跟隨導師學習,也鼓勵團員們將自己的想法拿出來與導師們進行交流。音樂周不是單純為提高演奏技術能力而舉辦的訓練營,而更強調華人青年音樂家們相聚在一起,學習、交流、創造和享受音樂。在音樂周裡,樂團音樂總監及指揮邁克爾﹒斯特恩帶領全體學員練習古典、浪漫、印象、現代樂派的曲目的同時,導師們全程參與,對樂團各聲部進行排練。馬友友等導師與團員們一起參與的“絲綢之路工作坊”更是打破常規,讓團員用耳朵、心靈而非通過傳統的看曲譜感受和演奏音樂。連續5個晚上的“樂聚﹒暢談”音樂活動中導師與學員、包括觀眾參與的對話環節,使音樂周團員們的理念在這些陌生而新奇的學習中有了很大轉變。在短短十天的音樂周裡,臨時組建的YMCG交響樂團裡素不相識的80位青年音樂家建立起高度的認同與默契,順利完成學習、訓練和包括廣州、台北、香港三地的交響音樂會演出。團員們在活動結束之後紛紛表示,這是他們在世界其他地方從未所參與過的、一個發現音樂真正樂趣的音樂活動,參加音樂周活動,不僅是音樂的交流與學習,更多的是思想的碰撞與自我的提升。

  三、青年主角,聚焦海內外年輕一代的成長發展

  音樂周在內容設置上,聚焦年輕一代,把音樂知識學習和個人修養提升融為一體,參與者可以從中加深對古典音樂的理解,也能通過學習不同類型的音樂培養靈活的思維。作為音樂周內容實施的載體,特別組建了一支由35歲以下青年音樂家組成的樂團,命名為YMCG交響樂團,Y代表青年(Youth),M代表音樂(Music),C為文化(Culture),G即廣東(Guangdong)。樂團的成員,在世界各地報名的華人青年音樂家中挑選。自去年10月份公布組建首屆音樂周YMCG交響樂團以來,共吸引了跨越三個大洲,近百個音樂院校、藝術團體及專業機構的600多位音樂家申請報名加入。他們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俄羅斯、奧地利、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的北京、上海、深圳、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杭州、西安、昆明、青島、香港、澳門、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也包括東道主廣州交響樂團的青年音樂家。經選拔,來自海內外20個城市的華人青年音樂家入選成為首屆音樂周樂團成員。他們中間大部分都是國際國內比賽獲獎者和一流職業樂團的現役演奏員,本屆音樂周樂團也成為全球第一支匯聚全球華人青年音樂精英的樂團。

  四、三地聯動,擴大音樂周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音樂周的舉辦初衷,就是把音樂周在廣州的訓練成果向社會大眾展示,更大范圍地提升音樂周的國際影響力。2017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中廣東、香港、台灣三地聯動十分頻繁。在項目宣傳與團員招募方面,自去年9月7日召開音樂周首次新聞發布會之後,音樂周得到了來自台灣與香港兩地音樂專業院校與青年演奏家們的高度關注。來自台灣和香港的文化名人,紛紛表示歡迎音樂周項目到兩地巡演並推薦優秀年輕演奏家參與該項目。台灣、香港兩地音樂老師們的大力宣傳,吸引不少來自港澳台的青年報名。最終,在港澳台三地超過150名候選人中,錄取了將近20人加入YMCG交響樂團。音樂周在廣東、台灣、香港三地的演出活動受到了大眾的高度關注並取得巨大成功。1月13日至1月15日,YMCG交響樂團相繼在廣州的星海音樂廳舉行了兩場室內樂音樂會和一場交響音樂會。在兩場室內樂音樂會上,團員們由各種樂器演奏樂手組成的室內樂小組,演奏了各自精心准備的室內樂及即興創作的室內樂曲目,新穎、充滿活力而又體現各自音樂個性的曲目令觀眾耳目一新。在台北藝術大學和香港演藝學院的公演,通過再次展示室內樂、即興音樂及交響樂曲目的YMCG交響樂團,以更加成熟的姿態為大眾展示音樂周的成果。

  五、媒體推介,勇攀音樂藝術高峰

  從去年9月7日召開舉辦2017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新聞發布會開始,常規的傳統媒體如廣播、電視、紙媒在舉辦前期和舉辦期間多次跟蹤並駐場報道。除此之外,新媒體的加入使本屆音樂周的舉辦更加廣為人知,人民網、鳳凰網、南方網、大洋網、新浪、騰訊等多次轉載音樂周報道。僅在音樂周互聯網合作伙伴“奧地利音樂頻道”一家網絡平台上,音樂周相關短視頻的瀏覽量就達1200多萬人次,包括舉辦首屆音樂周新聞發布會後至音樂周舉辦前夕的400多萬瀏覽人次和音樂周舉辦期間的近800萬瀏覽人次。馬友友官方網站在首頁的顯著位置,公布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的相關消息,也引起了國際音樂界的廣泛關注。在舉辦本屆音樂周之前,廣東還缺少一個在全球具有一定影響力和主導地位的音樂活動。2017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改變了這種局面,起點高、規模大、影響廣,不僅受到了參與活動的青年藝術家的大力點贊,更得到包括馬友友在內的導師團隊的高度認同。資深文化媒體人、著名文藝評論家諶強在觀摩了本屆音樂周前三天的活動後,就以《翻開中國交響樂嶄新的一頁》為題專門撰文報道活動盛況,引起了強烈反響。

  六、文化惠民,社會影響力突出

  國際一流的軟硬件設施是本屆音樂周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音樂周期間的活動演出地點多樣,除了在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廣州交響樂團團址和國內最佳自然混響音效之一的星海音樂廳舉行外,還在廣東星海演藝集團大樓戶外草坪臨時搭建了兼具多功能的“篷房音樂廳”,留下了“音樂融入生活”的足跡。特別搭建的“篷房音樂廳”,除白天兼具團員活動中心、媒體中心等功能,晚間則化身非常規表演場所,數場由藝術總監馬友友策劃的“樂聚﹒暢談”音樂活動在此與公眾見面。音樂周舉辦期間,除了每天上下午的內部活動和多場開放式排練活動以外,每晚都是對外的公開活動,包括兩場交響音樂會、兩場室內樂音樂會、五場公益講座式“樂聚﹒暢談”音樂活動,以及台北、香港巡演。直接參與上述音樂會和活動的公眾達6000多人次。1月7日音樂周開幕的首場交響音樂會全場所有位置統一以公益票價100元發售﹔1月15日斯特恩與馬友友音樂會也安排了超過300張惠民票發售,票價低至200元﹔兩場室內樂音樂會全場所有位置統一以極低的公益票價35元發售。音樂周中最特別的五場“樂聚﹒暢談”音樂活動則免費對公眾開放。台北、香港巡演則選擇在台北藝術大學和香港演藝學院舉行,作為青年文化交流項目免費向台港青年學子開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來源:廣東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