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各級文化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推進黨的十九大關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精神,以努力推動廣東藝術走在全國前列為目標,適應當代文藝發展新趨勢,創新適合市場運作的新模式,努力打造和擦亮高端演藝品牌。策劃推出廣東省藝術節、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華語戲劇盛典、南國音樂花會、廣東現代舞周等藝術品牌活動,形成品牌效應突出、覆蓋各藝術門類的藝術品牌活動體系,影響力不斷擴大,輻射面不斷拓寬,藝術惠民不斷增強,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針對當前藝術創作生產存在的問題與短板,為適應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廣東在發展原有活動品牌的基礎上,從2018年起,整合全省藝術院團的優質資源,採取院團與劇場合作共建的模式,策劃推出“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這一新的品牌,集中演出時間,集中演出地點,集中優秀文藝院團,集中文藝精品,展示廣東舞台藝術的整體形象,繁榮廣東演出市場,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優秀文化成果。
2018年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將於7月26日至9月30日舉行,本次演出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廣東省直文藝院團為主體,組織省內外11個文藝院團、14台劇目在廣州進行集中展示,共演出24場。其中,首場演出將由廣東歌舞劇院和廣州交響樂團強強聯手,首次合演由廣東歌舞劇院創排的舞劇《沙灣往事》。該劇是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的全國八台大戲之一,先後榮獲第十五屆“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此次開幕演出也是舞劇《沙灣往事》的百場慶典。廣州交響樂團作為當今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樂團之一,近年來打造推出了由著名藝術大師馬友友擔任藝術總監的“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這一音樂品牌活動,獲得業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此次廣州交響樂團的現場伴奏,還特邀中央歌劇院音樂總監、杭州愛樂樂團藝術總監楊洋執棒,兩個優秀藝術院團將強強攜手為廣大觀眾獻上精彩的文化盛宴。
此外,廣東現代舞團作為中國第一個現代舞專業表演團體,也將以更加創新開放的姿態,首次以大型現代舞樣式反映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進程,為觀眾呈現大型現實題材現代舞劇《潮速》。另外,還有廣東民族樂團的《粵樂百年經典專場音樂會》,廣東省話劇院的大型歷史話劇《孔子》,廣東粵劇院的粵劇《山鄉風雲》《八和會館》《決戰天策府》,南方歌舞團的音樂劇《烽火﹒冼星海》等,各主創團隊將通過精湛的技藝、巧妙的編排、獨特的視角及創新性的舞台設計,全方位展現廣東特有的地域文化。除了省直文藝院團,一些市屬文藝院團的優秀舞台作品如廣州歌舞劇院的民族舞劇《醒獅》,廣州話劇藝術中心的話劇《春雪潤之》,汕頭廣東潮劇院的潮劇《紅軍阿姆》《趙氏孤兒》等,也將參與演出季的演出。此次還特邀了香港春天舞台制作公司打造的音樂劇《夜半歌聲》參加演出季的演出,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演藝行業的高度融合和深度合作。
除了展示院團形象和推出藝術精品,促進文化交流,此次演出季還重視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聯結作用,無論從劇目選擇還是運作模式上,均著眼於推動全省優秀藝術院團積極面向市場、面向時代、面向人民,打造促進院團轉型升級的重要平台,以產業的力量助推藝術的發展。
劇目選擇上,此次參演劇目既有粵劇《山鄉風雲》等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保留劇目”,也有舞劇《沙灣往事》、粵劇《決戰天策府》等當紅演出劇目,還有話劇《孔子》、舞劇《潮速》等新創排劇目。圍繞復排、演出經典劇目,大力推廣演出當紅流行劇目及創排、演出新創劇目等“三條線”並進,引導推動廣東省演出市場的多樣化發展。運作模式上,演出季採取“劇院+劇團”的運作方式,總體上遵循“平等協商+自願合作+風險分擔”的原則,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廣東粵劇藝術中心、友誼劇院、星海音樂廳、十三號劇院等5家位於廣州市中心區域的演出場館加入到演出季中,實現院團與劇場“兩個效益”的有效聯動。
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2018年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將以豐富的藝術形式和現代化多媒體手段謳歌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走過的發展歷程及取得的偉大成就。在演出季後,廣東省還將於11月前後舉辦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現實題材作品展演和文藝精品惠民巡演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動,以舞台演出的形式生動展現改革開放40年來全國各地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改革開放給人民生活帶來的深遠影響,展現出廣東人民勇於創新的開拓精神,激勵廣大人民群眾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建設,凝心聚力共筑中國夢,讓民眾共享改革開放的文化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