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甘肅省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著眼於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進非遺宣傳展示、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黃河流域非遺傳承弘揚等重點任務,多措並舉、精准發力、狠抓落實,社會反響熱烈,非遺傳播助推文旅融合發展成果顯著。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顯非遺人責任擔當
通過隴上非遺公眾號,刊發《致全省廣大非遺工作者的一封倡議書》《隴原非遺傳承人好樣的,抗擊疫情不缺席》等文章30余篇,宣傳疫情防控政策、知識,號召全省非遺工作者及非遺傳承人群做好自身及家人健康安全防護,積極配合各級黨委政府落實疫情防控。組織各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及傳承人,創作了一批藝術形式多樣、水平較高的非遺抗疫主題展演視頻和作品,用非遺作品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宣傳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等先進典型,將非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為進一步激勵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創作更多抗擊疫情的非遺作品,2020年3月份,提前發放了58名國家級、452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活動補助經費,涉及資金342萬元。
精彩亮相全國舞台 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2020年9月24日至9月29日,組織部分優秀非遺項目和非遺傳承人參加了在青海西寧舉辦的黃河流域刺繡大展。10月,選送臨夏花兒和哈薩克原聲民歌共5個節目參加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榮獲了1金、2銅的好成績。選派環縣道情皮影戲、臨夏磚雕、保安族腰刀制作技藝、蘭州太平鼓、蘭州羊皮筏子、裕固族服飾、西夏泥活字印刷術等8項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參加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通過多種形式的展演、展示,充分體現了甘肅省非遺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讓非遺走近大眾,貼近生活。
線上線下非遺展播 傳統文化一覽無余
緊扣“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活動主題,廣泛征集並遴選甘肅省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門組織拍攝的優秀非遺影像視頻作品,分傳統體育、傳統醫藥、餐飲、非遺助力抗擊疫情、其他等五個專題,於6月1日至20日期間,在隴上非遺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家號上同步播出68期,受眾閱讀量達到30多萬人次。同時,甘肅省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各項規定,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各類線上非遺宣傳展示活動,集中展示了甘肅省各地優秀非遺項目魅力,努力推動全社會參與非遺保護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深入挖掘資源優勢 非遺旅游融合發展
持續放大文化和旅游綜合效應,深入探索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多種途徑和模式,推動大量的非遺產品結合旅游開發拓展市場渠道,通過在旅游景區設立非遺產品銷售專櫃、開展研學體驗等方式,充分發揮旅游的平台效應,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助力精准扶貧。甘肅省四條主題旅游線路榮登全國100條精品主題旅游線路之列﹔9月10日至9月13日,在全國鄉村旅游和民宿工作現場會召開期間,組織舉辦甘肅非遺展示展演活動,進一步提升了甘肅非遺的可見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講好甘肅非遺故事 大力弘揚黃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