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7月1日晚,東鄉族英雄史詩歌舞劇《米拉尕黑》在臨夏大劇院完成首演,吸引了眾多歌舞劇、民族文化愛好者和觀眾前來觀賞,現場氣氛熱烈,掌聲沸騰不息。
東鄉族英雄史詩《米拉尕黑》又名“月光寶鏡”,是東鄉族自治縣的地方民間文學,主要流傳在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聚居的東鄉縣、廣河縣、和政縣等東鄉語通行的地區,以其獨特的文學價值和審美魅力,成為全國少數民族百部史詩之一,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2008年《米拉尕黑》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9年入選中國史詩百部工程。
歌舞劇《米拉尕黑》編排時長90分鐘,分為射月、出征、逼婚、重逢4個章節,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中融入音樂、舞蹈、美術、花兒、演唱、對白、表演等藝術形式,邀請本土民間藝術組織及人員參演,生動講述了英雄米拉尕黑舍小家、顧大家的愛國情懷和頑強不屈、奮發進取的民族精神,不僅是一場舞台演出,更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藝術之旅。
千百年來,《米拉尕黑》的故事不斷激勵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團結一致、守望家園。東鄉各族兒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和諧相處,繁榮共進,共同譜寫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華美樂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